第01版:首版

“草根戏班”的痴情坚守

2024年06月26日

  通讯员 张玉 尹润东

  “咚锵、咚锵、咚锵……”6月18日10时左右,段干戏迷协会的成员来到石家庄高新区郄马镇段干村的大礼堂,进行日常排练。阳光透过锈迹斑斑的窗户,洒落在充满时代印迹的戏台上,时而婉转的女腔,时而高亢的男声,伴着琴音锣鼓甚是热闹。根据《郄马镇志》记载,这座大礼堂建于20世纪70年代,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可容纳1600名观众。

  72岁的杨素生是段干戏迷协会的团长。“我们村是一个文化大村,京剧票友会远近闻名。70多年前,段干村干部与戏曲爱好者经过商议,决定成立同义剧团。因为没有资金来源,各家每亩地捐出10斤棉花,变卖后购置了戏箱、行头和道具。”

  杨素生介绍,同义剧团成立后,通过聘请专业老师和当地名角示范指导,短短五六年的时间,成功排练出60余台大型传统剧目。剧团不仅在本地演出,还受邀到太原、饶阳、安平等地交流演出。

  临近中午,段干社区老支部书记杨保银顶着烈日,特意从家里赶来。“每次踏进这个大礼堂,心里总有种自豪感,当年在这里听戏的场景不自觉地浮现出来。”杨保银全程见证了礼堂的修建、发展和繁荣,“那个年代的精神生活比较贫瘠,来大礼堂看场京剧演出,可以说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娱乐方式。”

  杨保银介绍,这座大礼堂曾是段干村标志性建筑,是几代段干人的骄傲。虽然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岁月变迁,如今的利用率远低于以前,但留给段干人的记忆永不磨灭。

  1994年,同义剧团改名为段干戏迷协会;2011年,杨素生从老一辈手中接过了重担,成为团长。“我从一名观众变成了演员,有时候别人叫我杨团长,很不习惯,我就是拿钥匙开门的,还是叫我老杨头吧!”杨素生笑着说。

  目前,段干戏迷协会有20余名成员,平均年龄65岁,主要由本村的京剧爱好者组成。杨素生介绍,戏迷协会的文场武场人员和乐器设备齐全,先后排演过“坐宫”“武家坡”等折子戏。每周末,都会在大礼堂举行公益演出。

  协会成员石志岭,住在石家庄市栾城区,每逢大礼堂演出,他都要骑半小时左右的电动自行车赶来。1996年,从未接触过京剧表演的石志岭,因为一个偶然机会加入协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它跟了我20多年了!”石志岭手里拿着小锣,骄傲地说:“要想敲好小锣,可要费些功夫的,鼓点既要与演员表演达到完美融合,又能让观众从锣鼓声中体会到许多戏的内涵。”

  随着岁月流逝,大礼堂慢慢失去了原来的光彩,墙皮剥落,座椅也显得风化残破。杨素生也年事渐长。他感慨地说:“我们这群爱好者一天比一天老,但只要还能唱得动,就会坚守在这个舞台上。”

2024-06-26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70140.html 1 “草根戏班”的痴情坚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