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记者串门

两只宠物猫扰乱了我的生活

2024年04月24日

  时间:4月9日

  地点:石家庄市某小区

  人物:何先生(男 67岁)

  何先生自述:我的孙子12岁了,是一名六年级学生。马上要小升初了,正是较劲儿的时候。可是,最近半年来他三番五次地生病,弄得我们一家人都不得安生。前不久,他又生病了,不得已住进了河北省儿童医院。经诊断,查出了致病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家里养的宠物猫。

  儿媳爱猫 养了两只

  儿子一家三口都喜欢宠物,尤其喜欢猫和狗。儿媳早就流露出要养猫或狗的想法。对此,我和老伴一百个不赞成。因为我和老伴对任何宠物都不感兴趣,同时考虑到儿子、儿媳工作非常紧张,孙子学业又重,不宜养宠物。另外,养宠物不仅要占用一定的时间,还要花不少钱,所以我俩投了反对票。

  然而,前年夏天,儿媳还是买回来一只小猫仔。为了这只猫仔茁壮成长,她同时还购买了各种猫粮、玩具和宠物用品等。对此,我气不打一处来。老伴见我生气,开导我说:“眼不见心不烦,他们又不和咱俩住,愿意养就养吧。再说了,儿子、儿媳上班的地方都那么远,天天披星戴月,一周只能休一天,工作压力又那么大,养个猫兴许能减轻点儿压力呢!”老伴这么一说,我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这只猫刚买回来时很小,在儿媳的精心喂养下,它就像被气吹得一样,几个月就长成了大猫。儿媳考虑一只猫挺孤单的,就又买了一只小猫仔。几个月后,第二只小猫也长成了大猫。两只猫养尊处优地生活着,优哉游哉。儿子一家三口对这两只猫喜欢得不得了,无论是下班还是放学,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逗它们一会儿,乐此不疲。

  孙子得病 折腾不轻

  这样风平浪静的日子过了一年多,问题便来了。

  去年国庆节期间,儿子一家三口驱车乘夜色爬泰山,回来后过了大概两个星期,孙子就病了。先是咳嗽、气喘、乏力、咽痛,后来头痛、发热、食欲不振、腹泻等,上下楼走步行梯都很困难,晚上被疾病折磨得也睡不安稳,学也没法上了。儿子、儿媳要上班,不能长时间请假照顾孙子,所以给孙子看病的事就全由我和老伴负责了。我不会开车,只能骑电动车带孙子去医院。我们先去了社区医院,医生初步诊断孙子得了肺炎。为保险起见,医生建议我们去大医院看看。我们只好去了大医院,遵照医嘱做了CT、验了血等,最后确诊为过敏引起的肺炎。因为大医院住院病人较多,我们又回到社区医院治疗。

  在社区医院,孙子输液、雾化、贴敷……就这样紧着忙活,折腾了半个月,孙子的病总算是好了。然而,没过多久孙子又生病了,症状和上次差不多,又没法上学了。自然,给他看病的任务还是由我和老伴承担。这一次,又折腾了十来天,孙子的病才明显好转。让人想不到的是,又隔了一段时间,也就是今年春节前,孙子再次生病,还是肺炎。接下来不用说了,一如既往地折腾了十来天。

  查出真凶 忍痛割爱

  俗话说,事不过三。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我们经历了第四次。今年清明节前,孙子又出现了和前几次相同的症状。这一次,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孙子接二连三地生病,不仅让他反复受到病痛折磨,还花费了大量钱财,又耽误了学业,还影响了儿子、儿媳的工作,也把我们老两口折腾得够呛,一家人的日常生活被打乱了。我们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查明真凶、根治孙子的病,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我们带着孙子再次去了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

  还好,孙子这次顺利住进了省儿童医院,开始接受全面检查和治疗,其中一项就是检测过敏原。有一天,主治医生来到病房,问我们:“家里养宠物了吗?”我说养了两只猫。医生笑了笑说:“别养了,以后好好养孩子吧。”原来,我们一直以为石家庄冬春季节天干物燥,可能是雾霾、灰尘或者花粉导致孙子过敏。想不到,检测结果却是猫狗毛屑,几乎占过敏原的80%。

  真凶找到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那两只猫。面对这个问题,儿媳、孙子很纠结,他们哭天抹泪,一百个不情愿。后来,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他们才忍痛割爱,把两只猫送给了朋友。

  在这里,我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想给老年朋友提个醒。因为养宠物,弄得家里不得安宁,想想真是得不偿失,教训深刻啊!但愿今后我们家平安无事、一帆风顺。

  ■记者感言

  养宠物确实能带来快乐,它们是我们的忠实伙伴,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我们的孤独和压力。然而养宠物也存在一定风险,尤其是对过敏体质的人群来说,宠物的毛发、皮屑、唾液等都可能成为过敏原。养猫一两年后突然出现过敏反应的人不在少数,这是因为长期吸入过敏原,身体免疫状态改变导致的。我们可以根据自身过敏情况,选择低过敏性宠物或者不养宠物。

  ■串门预约

  阳刚先生是一个微信群的群主,在微信群的建立和日常管理中,遇到了一些酸甜苦辣。下次去听听他的心事。

  ■串门回音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石家庄王彦秋:张发水老人深情回忆与老伴相濡以沫的故事,让我为之动容。他们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恋爱过程,但在相识并结婚后,勇敢面对艰苦的生活,在相互关爱中一路走来,从青年走到老年。也许他们并不会把爱挂在嘴上,但他们用一生的长相厮守,揭示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当下,人们的爱情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过分看重物质条件、动辄离婚等现象,值得警惕和反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许多人在结婚时常说的一句话,但愿这不是心血来潮时的海誓山盟,而是发自肺腑的庄严承诺。

  面对现实 走出伤痛

  石家庄董天恩:读了《老伴去世半年多 我特别想念她》一文,我深有感触。14年前,我丧偶后和张发水的感受一样,很长时间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直无法接受她去世的事实,总认为她还活着,睡梦中也经常梦见她。后来,经过别人的劝导,我想开了。人死不能复生,夫妻两人总有一个先去世,活着的人要面对现实好好地活着,才能对得起去世的亲人。于是,我振作精神,加强锻炼身体,继续编写科普文章,从而转移注意力。过了一段时间,我才从丧偶的痛苦中走出来。在此,奉劝丧偶的朋友们,一定要想开些,培养多种爱好,加强与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有条件的可以再婚,组建新的家庭。

  石家庄韩秀菊:张先生失去老伴感到无尽的悲痛、孤独和失落,迟迟走不出丧偶之痛。我奉劝张先生要想开些,人死不能复生,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老伴生病期间,张先生尽心尽力照顾,尽到了应尽义务,可以说没有留下遗憾。一味地沉浸在伤痛之中,对健康是不利的。生活还要继续,希望张先生锻炼好身体,扩展朋友圈,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逝者安息 生者保重

  石家庄申德明:看了张发水先生的讲述,如欣赏一首既朴素又动人的情诗。什么是爱情?这就是。难怪老伴去世半年多了,张先生还特别想念她。我非常理解张先生的心情,人死不能复生,所以还希望先生保重。

  夫妻二人到了晚年,肯定有一个要先“走”的。那种“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说法,只能出现在台词里。那么,落单的那个人必须振作起来,过好自己余生,这不仅是自己的最佳选择,也是先离开者的遗愿。日子总还要过下去的,张先生切不可再过度悲伤了,要想老伴安息,自己必须保重。

  节哀顺变 走出阴霾

  石家庄杨鸿恩:看了李进的文章,我掉泪了。感同身受,我也有同样的经历。

  1961年8月,我在塞外山区兴隆县水厂公社工作的时候,突然接到弟弟从冀南老家发来的电报,说母亲病重。我赶忙请假回家。等赶到老家时,母亲已经卧床不起,虽也曾求医诊治,但终因病入膏肓,离世而去,年龄还不到50岁。母亲20多岁守寡,上有年迈的婆婆,下有三个不满10岁的孩子,她勤劳善良,不怕苦累,白天下地干活,夜间纺花织布,支撑着这个家。

  我参加工作后,生活渐渐好转,想尽孝的时候母亲却辞世而去,“子欲养而亲不待”,给我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2024-04-24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63209.html 1 两只宠物猫扰乱了我的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