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雅楠
通讯员 纪分清
走进石家庄市民程训义的家,可以看到展示柜上摆放着一方方精美的古玺印,这些古玺印是他几十年的收藏心血。
今年87岁的程训义是河北省委党校的退休干部,他的父亲和爷爷都喜欢收藏。“那会儿家里摆着字画、瓷器,我没事儿就去欣赏。”在长辈们的耳濡目染下,他也对收藏产生了兴趣。小时候,程训义住在重庆嘉陵江畔。每天放学后,姐姐都会带着他去嘉陵江边玩。看到漂亮的小石头,程训义就会捡回家。直到现在,他还保存着儿时收藏的小石头。
1981年,程训义来到石家庄工作。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到石家庄的各个古玩市场看看。当时,程训义收藏过古钱币、碑帖、古印陶等藏品。他还经常到河北省图书馆借阅和古玩相关的书籍。“玩也要玩出名堂,这是我收藏的初衷。”
有一次,程训义在石家庄棉一古玩市场看到了一个瓶盖大小青铜材质的古玺印,他立刻被上面精致漂亮的印文深深吸引,便咬咬牙花400元买下了那枚古玺印。“印文不仅能体现出当时朝代的背景,还能从细微之处挖掘到当时的礼仪风俗等。”从那以后,程训义正式开启了收藏古玺印之路。
除了在石家庄的古玩市场收藏喜欢的古玺印,程训义还利用出差、探亲的机会到广州、上海、呼和浩特等地的古玩市场寻找古玺印。这些年来,他陆续收藏了500多方。这些古玺形状、材质各不相同。每当收藏到一方古玺印,程训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刻刀、草酸给古玺印除锈。清理干净锈迹后,再对照着古籍研究古玺印背后的历史。他还自学了电脑打字,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文章。
2007年,程训义有了出一本古玺印方面书籍的念头。“我想让更多收藏爱好者了解古玺印,这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承。”有了出书的念头后,程训义将全部精力投入进这件事中。他平均一天要在电脑前工作七八个小时。
“整理文字不算难,最难的是制作古玺印拓印图片。”由于一些古玺印年代久远,上面的印文已经残缺不全,不能完整地拓印出来。为此,程训义特意自学了Potoshop(一种修图软件),将古玺印底下的印文用抠图手法拼凑成了一张张完整的图片。有时,他需要近两个小时才能拼成一张。“这些都是我的收藏心血,我想将它们展示给大家。”凭着不懈的努力,2023年11月,这本6卷,共94万多字的《程训义 古玺印集藏》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
“我现在年纪大了,没有精力继续收藏了。”程训义说,但他仍然坚持每天翻看自己撰写的资料查漏补缺。“活到老,学到老,乐到老是一件幸福的事,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