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常常对子女们说:“无论干什么,都要尽职尽责、认真做事。”姥姥在农村开了家糍粑小店,每次打糍粑前,她都会用清水洗干净石臼,还用干净的抹布把石臼擦干。姥姥做糍粑分为六个步骤:选、浸、筛、蒸、打、揉,每一步她都很认真。打糍粑虽然是个体力活,但也有一定的技巧,不能乱打一气,打糍粑的几个人不能各自为战,要齐心协力,互相配合,边打边转圈。
姥姥做事认真,她卖的糍粑味道好极了。因此,糍粑小店门前总是飘荡着糯米香,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客人们一边吃着糍粑,一边夸赞、闲聊。
母亲从小就帮着姥姥做糍粑,也养成了尽职尽责、认真做事的好习惯。结婚后,母亲在石家庄市一家商店做出纳工作,她不嫌麻烦,一丝不苟地办理每一笔的业务。她以真诚的态度、周到的服务、朴实的言行,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办理每一笔业务,母亲都会注意每一个细节和要素,如复核签章、签名、登记等。母亲说:“如果因为粗心大意,漏掉了其中一项,都有可能存在隐患。严格守好每一个环节,既是为客户控制风险,也是对自己负责。”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参加工作,单位是石家庄热电厂。因为爱好写作,还发表过一些散文,我被领导调入宣传部,负责一些文字工作。有一次,电厂计划出一期锅炉车间生产专版,而锅炉热能生产不是我的专业。由于不太熟悉业务,我写的稿件没有深度,领导看了不满意,我内心十分紧张。想起母亲常常对我说的“要尽职尽责、认真做事”的话,我下定了决心,要补齐短板。我利用休息时间下到锅炉车间,在设备运行中观察生产流程,不放过一点儿蛛丝马迹。每个班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我都做到了如指掌。经过考察、观摩之后,我认真地对稿件进行修改、完善,当我再次把稿件交给领导过目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从此,下车间成了我的工作常态。一有时间,我就去采访各个班组长,认真写采访记录,之后再写有关生产的稿件,就变得得心应手了。
后来,我被评为厂里的优秀通讯员,还奖励给我一尊铜雕“拓荒牛”。“拓荒牛”低着头,牛角朝前,弓着强壮的背,铆足了劲儿蹬直了后腿,仿佛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它前进的步伐。它不仅仅是装饰物,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辛勤劳作、踏实肯干、任劳任怨。我想,只有尽职尽责、认真做事,才会有丰硕的收获。 沈立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