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3月10日
地点:河南郑州市某小区
人物:林女士(退休医生 72岁)
林女士自述:儿子和儿媳都是独生子女,趁着我和老伴身体还好,我想让他们生二胎,那样我们可以帮他们带孩子。亲家母却极力反对,坚决不同意小两口生二胎。为了这件事,我和亲家母两人闹掰了,基本上不来往。
门当户对喜结连理
我的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丈夫是一位副厅级退休干部,我是医院退休的主治医师,儿子是一位军官。经人介绍,儿子和现在的儿媳结识了。她也是独生女,在机关单位工作,她的父亲是一位军队干部,母亲在街道办事处工作,双方均已退休,平日里喜欢外出旅游。两家的经济条件也差不多,均有100多平方米的住房,还有私家轿车和存款。
更难得的是,两个孩子谈得来,脾气相投。交往了一段时间后,两个孩子顺理成章走到了一起。我相当满意这门亲事,亲朋好友也说我们两家门当户对,今后两个孩子肯定会幸福。
带孙子累并快乐着
儿子、儿媳结婚后的第二年,家里喜添了一个小孙子,这让我们两家都喜出望外。儿子、儿媳工作很忙,我们四个老人退休后都赋闲在家,看孩子的任务自然而然落到了我们头上。带孩子虽然累一些、很操心,时间上也不自由,但是孩子带来的开心和欢乐足以抵消那些苦和累,真是累并快乐着。
结合我们两家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我们是这样安排的:周一到周三由我和老伴带孩子,周四到周五亲家来看孩子,双休日时小两口自己带孩子,小两口住在哪家由他们自己来决定。这样一来,我们两家带孩子就不那么累了,不看孩子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自由安排其他事情。轮到看孩子的时候,如果谁家突然遇到了什么事,我们两家就临时协商调整。总之,大家互相体谅,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友爱。因为有了孩子的调剂,我们两家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很密切,小两口也和和睦睦、恩爱有加。
面对二胎意见不一
2021年,孙子上了幼儿园,我和亲家老两口一下觉得放松了不少。孩子在学校的时候,我没有事情可做,心里还觉得空落落的。我萌生了让儿子、儿媳生二胎的想法。老伴也觉得一个孩子挺孤单的,再生一个更好。
随后,我就找儿子、儿媳商量说:“孙子已经上幼儿园了,我愿意让你们生二胎,咱们两家的条件又都不错,生个二胎能养得起,孩子依然由我们带,你们觉得怎么样?”儿子、儿媳都表示同意。考虑到生二胎是件大事,儿媳说还要跟她的父母说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
儿媳跟她的母亲说了生二胎的想法后,原本以为她会同意、会支持,谁承想她却持反对态度。亲家母觉得,小两口生一个孩子就够他们累的了,再生二胎岂不是更累?不光大人受累,孩子也得不到更好的关爱和呵护。他们虽说退休了,但也想过自己的生活,还想趁腿脚方便多出去走走看看。“你们要是生了二胎,岂不是又把我们给拴住了?我们一点儿自由也没有了,你就给你公婆说吧,我不同意!”这是亲家母的原话,儿媳告诉我的。
商谈不成矛盾加深
亲家母的态度让我很不解,决定跟她见面聊一聊。不久后,国庆节假期到了,两个孩子在饭店订好位置,我们聚在一起吃饭。在饭桌上,我面带笑容提出了生二胎的事情,我说现在国家鼓励生二胎,咱们又符合条件,何不再要一个孩子?男孩女孩都无所谓,两个孩子还能做个伴。我还拿儿子、儿媳举例子,他们既要工作又要照顾4位老人,养老任务确实够重的。如果有两个孩子,那就减轻了一半的负担。老伴紧接着说道,他现在退休了身体还好,还可以帮着带孩子。亲家公没说什么,亲家母当场反对:“要了二胎后,他们不光要照顾4个老的,还要养两个小的。一个孩子不是挺好吗?何必再给自己、给孩子增加负担呢?我们虽说退休了,但也不能总是带孩子吧,我们累垮了还不是给小两口增加负担?咱们大家都好好保重身体,轻松自在过晚年,别给小两口添乱了。”儿子、儿媳见我们意见如此不统一,一个劲儿和稀泥,说不急着要二胎,他们也想再轻松两年。那顿饭吃得很不愉快,大家不欢而散。
回到家后,我又对儿子、儿媳说:“要不要二胎决定权在你们手里,我们做父母的无权干涉,我是为了你们今后着想。难道我们就不知道老来轻松自由更好吗?希望你们好好想想,我们做父母的为了什么、图什么。”儿媳说她再和母亲谈谈。
打消念头过好晚年
等啊等,终于等来亲家母的回音。这一次,她不仅反对还威胁儿媳说,生了二胎就别回娘家了。亲家母的态度让我实在难以接受,我和她之间的矛盾也至此升级,互不来往了。
令人想不到的是,我们老人之间的事情也影响到了小两口的感情。他们原本挺好的,后来两人经常吵架,儿媳动不动就回娘家,甚至还提出过离婚。儿子也不怎么回家了,经常出去喝酒。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二胎的事不敢提了,暂且告一段落。今年春节,我们两家人没有像从前一样,吃个热热闹闹的年夜饭。
家和万事兴,不能再这样僵持下去了。再说了,儿子、儿媳也过了最佳生育年龄,我和老伴都已年过七旬,也没有精力和体力带孩子了,我对二胎的念想彻底破灭了。现在,我真的想开了,轻轻松松度过自己的晚年比什么都好。接下来,我将试着和亲家母缓和关系,希望两家人早日重归于好。(通讯员李朝云协助采访)
■记者感言
林女士催生二胎的初衷是好的,主要是想帮助儿子、儿媳尽快完成抚育任务。但生与不生应遵从子女的意愿,理解他们的难处,不应破坏原有的家庭和谐。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老年朋友要想开一些,不要把关注点全放在子女身上,经营好自己的晚年生活才是最根本的。
■串门预约
冯女士说,前儿媳多年没有音信,今年突然想来看望孙子,到底该不该让母子相认,老伴、儿子、儿媳意见不一。下次去她家串串门。
■串门回音
病魔无情 人间有爱
保定张礼恒:读了《脑梗后我的身边涌动着暖流》一文,令人动容,这让我想起了3年前小区邻居们为门卫老陈捐款的事。
今年53岁的老陈是我们小区的门卫,工作认真负责,为人谦和,他既是电工、木工、泥瓦匠,还会修自行车,有人需要帮忙他从不推辞,也不嫌麻烦,被称为“活雷锋”。3年前,他突患脑血栓住院,让这个本就困难拮据的家庭不堪重负。居民们慷慨解囊,为老陈主动捐款,帮他走出困境。出院后,邻居们经常带上营养品到他家去探望,一位老中医还免费给他针灸按摩。老陈和家人被感动得泪流满面,真可谓病魔无情人间有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