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首版

“我愿意当一辈子‘棉痴’,让所有人穿暖”

赵国忠47年往返海南 只为棉花育种

2024年01月22日

  通讯员 李东顺

  时值冬日,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却是郁郁葱葱的。赵国忠身穿T恤衫,腰扎围裙,头戴草帽,在烈日下为棉花授粉、观察每棵棉花的生长姿态。赵国忠说,每年10月在河北石家庄收获棉花后,就赶紧拿到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再种一季,次年4月再把南繁基地收获的种子带回河北和新疆播种,一年收两季棉花,这叫做“南繁加代技术”。每年秋天从石家庄到三亚,来年春天从三亚回石家庄,赵国忠已经连续当了47年“候鸟”。

  1973年,赵国忠从石家庄地区农业技术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新组建的石家庄地区农科所(现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工作。当时的农科所一无设备、二无资金,更无育种资源。

  “一个中专生,也要努力拿出替代美国岱字棉的新品种来!”老所长的话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赵国忠点头答应下来。接过课题后,赵国忠便开始疯狂地学习棉花育种知识。他还利用冬闲跑了大半个中国,求教老前辈和同行,收集到300多份棉花育种的基础材料,把它们种到试验田里。

  赵国忠认准的事,就一心要把它干好。40亩试验田里栽种下16万株棉花,赵国忠每天蹲在地里观察、选择、挂牌、记录,为了从中选出最优单株,他在地里整整蹲了10天。试验基地南早现村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距离农科所15公里,他骑着自行车寒来暑往,每隔两年就要换一条崭新的自行车外胎,几乎所有的节假日,他都是在试验田里度过的。

  经过三年的辛苦,一个新品种诞生了。然而,选出了优系并不等于就有了优种,还需要对它进行测试、定型等大量繁琐细致的工作,而河北每年只能种一季棉花。于是,他把目光瞄向了2370公里外的三亚。

  刚开始当“候鸟”那些年,赵国忠每年都背着一大蛇皮袋种子,从石家庄到三亚,转乘火车、汽车、渡轮,有时要走上十天半个月。赵国忠随身携带一杆小秤、一把木尺、一根扁担。这根扁担陪伴了他在南繁岁月最初的10年,担肥担棉担种,全靠它。

  1983年4月,赵国忠运送108包棉籽回石家庄。路上要翻越五指山,要横渡琼州海峡,要经公路、水路和铁路,要坐汽车、火车、渡轮。当时,翻越五指山时,要经过8个陡坡加急转弯,一边是陡峭山崖,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山谷。他在车厢里拿一根棍子顶着棉包,为的是不让棉包压住自己,有好几次急转弯时他险些被甩到车外。

  经过不懈地努力,赵国忠陆续成功培育出了“冀棉8号”“冀棉17”“SGK321”等多个优良的棉花品种。

  2010年,赵国忠从石家庄市农科院棉花室主任岗位上退休。虽然到了“幕后”,但十几年来的工作节奏依然保持着,他还是河北-新疆-海南来回跑。

  现在,74岁的赵国忠在南繁基地也有了自己的房子,他的妻子退休十几年了,每年都来这里陪他。“这些年国家对南繁基地的投入增加了不少,南繁基地不再‘难烦’,科研和生活环境大大改善。我感到很欣慰。不少人说我是‘棉痴’,我愿意当一辈子‘棉痴’,让所有人穿暖。”赵国忠说。

2024-01-22 “我愿意当一辈子‘棉痴’,让所有人穿暖”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53226.html 1 赵国忠47年往返海南 只为棉花育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