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家沈复在他的《浮生六记》里记载了一段故事。有一次,他和太太捡了一些石头回来,想用这些石头做些漂亮的假山盆景。于是,他俩特别认真地规划:哪里修个别致的亭子,哪里可以登高望远,哪里能闲来垂钓,自己在哪儿住,费了很大的工夫商量。他们还在石头缝里种了红色的茑萝,在旁边种了白苹,等到秋天的时候,茑萝一片红,白苹一片白。结果有一天,两只小猫打架,不小心把这个费了很大工夫做成的假山打碎了,于是他们就哭了。读罢,感觉他们的生命特别有趣儿。平平淡淡的生活,却被他们经营得意趣盎然。
我家里也有一处假山。尽管身居高楼,我心中也常想有一方山水。那些日子,痴迷石头搭起的假山,于是流连在市场里,最终让我一眼定情的是一个很大的椭圆形假山。那山石林立、陡峭,每片山石仿佛都如刀削斧劈一般,显得极有气势。在假山的山腰处,有一处精美的凉亭,里面有人下棋吟诗。在林立的悬崖处,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植物。最妙的是,山脚下竟然有一处可以旋转的水车,水车里的水从小桥下流过,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由于建造假山运用了现代科技,山野里竟然可以不时地喷出云雾,宛若仙境。我喜欢观赏这方山水,想象着自己在这片山野里,或是在凉亭眺望,或是在小桥上流连。这种感觉,仿佛每天都有山水相伴。
我喜欢作家三毛笔下的《石头记》,她是一个为石头而痴迷的人。她喜欢对着石头一动不动地看着,仿佛要看出它的灵魂。她把时间交给了石头,感到无比快乐。
我也喜欢在闲暇时,去河床上捡石头。每一块石头都造型独特,仿佛它们都有一段故事,只待我与它们凝视时,才一一和我倾诉。于是,我家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石头。来自天南地北的石头,每一块都代表了一份甜美的回忆。
平日里细心观察,写下一些文字,也极为有趣。读汪曾祺的小诗《下雪》:“雪花想下又不想下,犹犹豫豫。你们商量商量,自己拿个主意。对面人家的屋顶白了。雪花拿定了主意:下。”第一次读这首小诗,平平淡淡的几句,把下雪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韵味无穷。我也喜欢平日里写一些小“豆腐块”,文字平平,却记录了有趣的时光。如果说,岁月是一条长河,那么,我的文字就是长河中泛起的小小浪花。多年以后,我可以从这些浪花中,回味当时的时光。
平平淡淡的生活中,我们也要乐在其中,从平淡中找出不平淡、不一般、不寻常的趣味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