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母亲在石家庄市一家蔬菜店工作。虽然干的是一份平常的工作,可母亲却常说:“平淡工作,自创乐趣。”在枯燥乏味的环境中,母亲辛勤工作,乐在其中。
与其他蔬菜店乱糟糟的情况不同,母亲把蔬菜店整理得井井有条。冬瓜、北瓜上,母亲用毛笔写上“风和日丽”“惠风和畅”“神清气爽”几个大字,粗笨的冬瓜、北瓜瞬间有了清雅的气质。母亲把蔬菜摆成各种艺术造型:菜花与茄子摆成了绵羊造型;普普通通的大白菜,添加上“眼睛、鼻子、嘴巴”,打扮成与众不同的蔬菜。母亲说:“制作过程其实很简单,把整棵大白菜劈成两半,用两粒黑豆当眼睛,蒜瓣当作鼻子,红辣椒当作嘴巴。”经过装饰,普通的白菜有了表情,不仅好看,还能引起顾客的购买欲望。由于母亲的创意新颖,各种蔬菜都很畅销。
母亲还自制了创意营养蔬菜盒,她介绍说:“每种蔬菜所含的营养元素不同。红色的富含番茄红素,可增活力;黄色的含胡萝卜素,保护视力;紫色的含花青素,抗氧化、防衰老;绿色的含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还有充足的水分;白色的水分和糖分含量高,美肤润肺……吃菜时进行合理搭配,能互相补充,获得较全面的营养。”营养蔬菜盒配上精美的创意说明包装,颇受顾客青睐,销量大增。
这种创新方法,给母亲平淡的工作带来了无限乐趣。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入职石家庄热电厂。我的岗位全长一百多米,每小时巡检一次,并做记录和调压。品味着单调的旋律,我记起母亲那句话:“平淡工作,自创乐趣。”于是,我开始在平淡的工作中寻找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生产的空间是固定的,可人是流动的,在枯燥的巡岗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赋予我灵感。侧耳聆听设备运行的声音,我把它编上词,请热电厂子弟学校的音乐老师编曲,便成了清脆动听的《上学曲》。她问我:“哪儿来的灵感?”我说:“工作中。”后来,我们把这首歌推荐给校长,校长很高兴,想把它定为学校的校歌,还鼓励我们:“把这首歌曲投到音乐协会吧,没准儿还能得奖呢!”
我们进行电力操作,都是很规范的。我把操作动作变慢,就变成了一种劳动舞。有一年“五一”劳动节前,车间要编排节目,要求节目必须与电力有关,我就把劳动舞推荐给编排节目的领导。领导问:“这怎么就与电力有关了?”我说:“您把电力操作规范动作变慢,试试看。”领导一下子就明白了。经过几次筛选,我推荐编排的《操作舞》被保留下来,参加厂里“五一”劳动节的汇演。
多年来,在工作过程中,我细细体味“平淡工作,自创乐趣”这句话,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灵感,编织了喜悦,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沈立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