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记者串门

作为老大姐,我身心俱疲

2023年12月27日

  时间:12月22日

  地点:石家庄市某小区

  人物:冯女士(70岁)

  冯女士自述:人们都说,当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是这世上最温暖的依靠。自从父母去世后,为了维系与弟弟妹妹们的感情,我每年都会张罗着聚会,可是似乎除了我之外,大家并不看重这份亲情。这两年,我身体大不如前,准备聚会时都不敢想会有多吃力,也不知道应不应该坚持下去。

  我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上世纪60年代,为了能多挣点钱,父母不是忙着做农活、就是打零工赚钱。我是家中的长女,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除了跟着父母一块儿下地干活外,还得帮着照顾弟弟妹妹们。

  那时候,我们一家虽然生活条件差,但日子还是过得有滋有味。后来,我们四人各自成家,我嫁到了石家庄,两个弟弟一个搬到县城里住,一个去了其他城市,妹妹则留在了父母身边。虽然不住在一起了,但逢年过节我们还是会聚到父母家的老院子,一起享受团圆的幸福时光。

  2013年春天,父亲因为脑出血突然去世,半年后,母亲也离开了我们。从那以后,我们每年团聚的次数再也不像以前那么频繁了。说心里话,我特别担心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之间联系慢慢减少,情分变得越来越淡薄。为了维系感情,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周末假日,只要弟弟妹妹们有空,我就带头组织聚会,要不就是领着他们外出旅游,想让大家在一块儿热闹热闹的,不能因为距离远而冷落了亲情。

  除了经常牵头见面外,弟弟妹妹家谁有了大事小情,只要他们张嘴,我都会第一时间帮着解决。2016年,二弟家想买房子,他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当时我已经退休了,每个月的退休金并不高,可实在不忍心看他到处求助,就背着老伴偷偷从存折里拿出了15万元给他。过了一段时间,老伴发现存折里的钱少了,他找我说这件事,我直接就承认了。作为家里的“老大姐”,弟弟需要钱,我就应该冲在前。老伴看我态度这么坚决,也不好说些什么,再说钱已经打过去了,他只能同意我的决定。

  2019年,三妹跟着儿女们搬去了唐山养老。那年冬天下雪时,她不小心摔了一跤,右腿骨折了。那时候外甥和外甥女都上着班,谁也没时间照顾她,我怕三妹生活不方便,干脆一个人坐着车去了唐山,照顾她的饮食起居。说实在的,当时孩子们都不想让我去,担心我年纪太大,照顾不好病人不说,再把自己给累病了。唉,都这把老骨头了,我又何尝不怕呢?相比于害怕这个,我更不想看到三妹身边连个端茶倒水的人都没有,所以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

  这些年来,我一直尽心尽力照顾弟弟妹妹,直到前年我做了一次手术,就开始怀疑这些年来到底做得对不对。

  前年夏天,我的心脏病发作了,医生为我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就在我住院的那段时间里,亲戚们来医院看我。我原以为,弟弟妹妹们会像以前我照顾他们那样来照顾我,可是我发现自己错了。他们几个就是提着些营养品过来,在病床前询问一下我的病情,再安慰两句,最多待上半天放下东西就走了。

  看到弟弟妹妹是这样的反应,我心里委屈,却也只能跟儿女诉苦。他们安慰我说,大家都是老人了,平时在家帮着带孙辈已经忙得脱不开身,再说住得也远,来这一趟挺不容易的,就体谅体谅他们吧。唉,道理我都明白,可还是止不住地心寒,他们怎么能这样对我呢?

  回想起前几年,每到中秋节、国庆节,为了招待好弟弟妹妹和他们的家人,我都得提前好几天去买食材,忙活半天只为了能让大家吃上一顿团圆饭。他们离开之后,我又得花半天多的时间收拾屋子,其中的疲惫不言而喻。自从做完手术后,为了养好身体,我很长时间没有再组织过聚会了,弟弟妹妹们仿佛也不在乎似的,以前我通知他们聚会就来,现在不通知了就不来,谁也不知道带头聚一下,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在乎这份亲情。

  这两年,我身体缓过来了一些,可还是觉得比以前虚弱了不少。还有一个半月就要过年了,如果组织聚会,我生怕体力吃不消。如果不组织,又不忍心割舍这份亲情。真是累呀,我是否该放手呢?

  ■记者感言

  劝冯女士想开一点,弟弟妹妹们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孩了,大家有各自的家庭、琐事要忙,每个人过得平安幸福就行了。不要用“老大姐”的身份捆绑自己,从而为自己设定“组织聚会”的任务。弟弟妹妹们经历不同,可能做事的方式也有差异,只要亲情始终在大家心里就好,表现方式可以有许多种。

  ■串门预约

  这两年,互联网短视频发展非常快,石家庄市的陈女士在网上报了好几个制作短视频的培训班。学习一个月以来,她发现培训班的“老师”不是在画大饼,就是诱导学员们继续报更贵的课程。在儿女们的不断劝说下,她才醒悟过来。下一期,咱们去她家串串门。

  ■串门回音

  该放手时就放手

  赵彦花:刘庆明的老伴性格强势,况且她一直不喜欢儿媳,过多干涉儿子儿媳的生活只会出现更多问题。劝她该放手时就放手,暂时退出小两口的生活圈。儿子已经成家立业,要相信他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刘庆明也要多给老伴做做工作,趁着身体还硬朗,老两口找点爱好,建立自己的生活圈子,享受幸福的晚年生活。

  心平气和好好谈

  宫锡进:刘庆明老伴强势的性格是天生的,想改变是不可能的。我认为,要想避免矛盾只能忍让,心平气和地和老伴好好谈谈。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有心与心相通了,家里才能安宁。

  看看心理医生

  王金海:一个人越是要求别人做什么,就证明自己越缺什么,刘庆明的老伴就是个典型例子。以前,她动不动就对刘庆明和儿子挑三拣四,后来又看不惯儿媳,再到与保姆发生争执,这一切都是“唯我独尊”的心理在作怪。建议刘庆明的老伴去看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希望她多看家人的长处、忽略短处;对儿子儿媳要多鼓励、少批评,丢掉强势的思维方式,与家人和睦相处。

  沟通讲究方式

  韩秀菊:看了《老伴性格太强势 搅得家里不太平》,我认为,刘庆明的老伴素质不高,她办事说话不讲究方式和态度,不尊重对方以及缺乏对实际情况的判断能力。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老伴过于强势,惹得全家人都烦恼,要试着改变老伴的性格。建议刘庆明耐心开导老伴,对待儿子儿媳尊重一些,不要动不动就指责。平时说话避免使用过激的言辞,不要用侮辱和讽刺的话伤害对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家人的决定和想法,同时也要理解家人处理问题时的不足。只有这样,家庭关系才能和睦,生活才会幸福。

  杨鸿恩:《老伴性格太强势 搅得家里不太平》这篇文章我一连看了几遍,觉得刘庆明的老伴在一些问题上想法还是好的,比如让父子穿戴整齐一些,让家里更干净些,让保姆把孙子照顾得更好一些以及让童装店生意红火些等等。但是,她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不考虑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一味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就不对了。凡事既要有好的想法,也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去做,才能有好的效果。

  建议刘庆明和老伴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好好谈谈,做做她的思想工作,先肯定她的想法,再让她考虑如何做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一次不行就多谈几次,自己谈不行就让亲朋好友帮着去谈。一家人不存在利害冲突,我相信问题终会解决。

  试试换位思考

  李海瑞:乍一读《老伴性格太强势 搅得家里不太平》,顿感是道难题,人们常说婆媳关系不好处,碰上这样强势的婆婆,怎能不叫儿媳头痛?不过这样的婆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在许多婚恋节目里,凡是母亲陪儿子来找女朋友的,她们都会在台上承诺婚后会把儿媳妇当女儿来对待。

  这种观念不仅反映了新时代的婆媳关系,更是家庭和睦的根基。刘庆明的老伴应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儿媳,碰上强势的婆婆横挑鼻子竖挑眼,会有啥感觉?会感到幸福吗?所以刘庆明的老伴该放下强势,多些温柔。

  家和才能万事兴

  郑天峰:俗话说“穷吵吵,富商量。”一家人首先要团结,做到“家和”才能“万事兴”。刘庆明老伴性格强势,家中的事必须她说了算!以至于搅得人心不安,家庭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刘庆明确实该提醒老伴反省了!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老伴指责儿子儿媳是出于好心,但现在儿子已成家立业,就别再瞎操心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还是闭上嘴,歇歇神,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重要,何必处处耗费心神指责他们小两口,自讨苦吃呢?

2023-12-27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50562.html 1 作为老大姐,我身心俱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