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开场白:在孙辈的劳动教育方面,长辈往往能发挥出自身优势,具体指导、督促,帮助孙辈成长、成才。
汪小弟:放手让孙子做
孙子今年读小学四年级。他刚上小学时,我就教他叠被子、整理床铺,还让他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比如扫地、擦桌子、洗抹布、洗袜子。上小学三年级后,他的内衣都自己洗。一开始,老伴总说孙子小,怕他洗不干净,还说:“孙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那些活我干就行了。”我说:“连这些简单的劳动都不放手让他做,等他长大后什么都不会,怎么生存呢?”其实,老伴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有些不忍心。在我的授意下,老伴有意把碗筷留给孙子洗。
今年暑假,我特意带孙子去乡下侄儿家住了一个星期。这7天里,我每天带孙子去大田里看农民劳作,给他讲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是怎么来的。有几次,我还让他到大田里体验劳动的辛苦。一周时间,让孙子有了很多感悟。
现在,孙子不但学习成绩好,还能熟练地帮我们干一些家务活。看着孙子健康成长,我认为这都源于我放手让他参加劳动。劳动的过程,是一个磨砺意志、培养品格的过程,放手让孙辈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会一定的技能和技巧,这是我们长辈必须要做的。
申德明:力挺孙子参加劳动
对于孙子参加劳动,我举双手赞成。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我既不会阻止,更不会代替他劳动。我一向认为,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是应该的,更是必须的。
孙子现在读小学六年级,在班里是劳动委员。对此,我坚决支持他。据班主任讲,他参加班级劳动时非常卖力,不怕脏、不怕累,还总是起带头作用。我听了非常高兴,经常对孙子给予表扬和奖励。对现在学校安排的劳动,我觉得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因此,我曾经就此事给学校提出建议,但未被采纳。
除了在学校劳动之外,在家里我们也给孙子布置了劳动任务:一是起床后必须把床铺整理好;学习桌上的东西必须经常整理,保持有条不紊;自己的内裤、袜子必须自己洗;双休日必须洗一次碗、擦一次地;和家长一起外出采购时,要主动帮着拿东西等。这是最低标准,多劳不限。对此,孙子不仅认可,做得也不错。
李朝云:支持外孙干农活
外孙壮壮是老伴外甥女的儿子,今年上高二。早些年,他随父母从邢台农村来河南郑州定居,我和老伴经常照看他,因此,他跟我们感情很深。
今年暑假,壮壮提出要回农村老家,帮助他爷爷干农活,参加劳动锻炼。我生在农村,从小就在地里干活,知道夏季在地里干活是怎样的滋味,不免为壮壮担心:“他能吃得了这样的苦吗?”可我又一想:“他现在也不算小了,回去也好,这对他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我得支持他。”
壮壮回去后,就跟着爷爷到地里清除杂草。今年的雨水比较充足,杂草长得又高又密,他和爷爷就用手把杂草一点点拔下来。就这样,他一干就是5天,每天回到家里都累得精疲力尽。爷爷还手把手地教给他怎样拿锄头,怎样锄地,怎样给玉米松土保墒。壮壮认真地学习,然后进行实践。玉米叶把他的脖子和手臂划出了一道道血痕,沾上汗水后又痛又痒,他却咬牙忍受着。爷爷看在眼里,很心疼,于是让他别继续干了。他却说:“没事的,这算不上什么!”
就这样,壮壮在老家干了1个月的农活,皮肤晒得黝黑,手臂也变得粗壮了。我问他:“这次回农村,有什么感受?”他说:“我真正体验了农村生活,得到了劳动锻炼,学到了一些农业技术,还帮助爷爷、奶奶减轻了负担,感觉自己成长、进步了。如果有时间,我还要回去干农活。”
狄民建:勤劳远比黄金可贵
我的孙子、孙女分别上小学五年级和四年级。几年前,我看到他俩主动擦桌子、扫地,做简单的家务劳动时,就鼓励和表扬他们。但是,我也会阻止他们做一些不安全的家务活,比如拿菜刀切菜、用天燃气灶炒菜等。我想,等他们再长大一些后,再让他们接触这样的家务劳动。
我早就深谙“劳动创造世界”的真谛,不断给两个晚辈灌输从小热爱劳动的理念,告诉他们:“勤劳远比黄金可贵!”我还常常给他们讲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的辛苦,培养他们尊重劳动的意识。渐渐地,他们的家务劳动不断扩展,由扫地到帮着倒垃圾,再到帮着大人拿东西,甚至自己动手洗袜子……做家务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我由衷地支持和赞同。
教育孩子从小参加劳动,不仅能活动筋骨、培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还能让孩子从劳动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教育孩子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