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我和母亲又在电话里寒暄起来。母亲说:“我早早吃了晚饭,在村头广场溜达了一圈儿,此时已经躺在炕上,一边听戏一边睡觉呢!”我问:“这么早就睡了?”母亲说:“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完,没什么活计了。现在天黑得越来越早,收拾完屋子就上炕了。”电话那头,隐约能听见收音机里传出的家乡戏曲声。
父亲早逝,母亲省吃俭用把我们抚养长大。她一辈子与土地相伴,总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现在母亲年过八十,花销很小,日用穿戴都是妹妹操持,加上自己种些蔬菜,基本上自给自足,唯一花钱的地方就是有时买碗豆腐脑吃。村里的豆腐脑一碗一块钱,有一次我给了母亲几张百元钞票,母亲让我换成一块钱一张的,这样便于她买豆腐脑。
我想给母亲换部智能手机,便于和她视频,她却说老年手机字大、声音大,非常适合她。直到现在,母亲的厨房里还保留着老式灶具、大口铁锅、风箱、保温瓶,我和弟弟、妹妹也曾想给母亲添置一些现代化的厨具,都被母亲谢绝了,理由是这些东西对她来说,不但不方便使用,反而给她添麻烦,不如烧柴火顺手。
我想把母亲接来一起生活,可母亲住惯了老家,说什么也不肯来。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勉强答应。可没住多久,母亲就张罗着要回老家,说白天我们上班,没人陪她说话,没有在老家住着心里踏实。冬天来了,我叮嘱母亲:“天冷了,一定要保暖。”母亲说:“早早就烧了炕,现在除了吃就是睡觉。”
母亲这样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看似逍遥自在,但老人独居难免令人担心。这也提醒我们做儿女的,要像歌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 黄宇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