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峥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为我们指出了追回欠款的关键。”8月1日,在石家庄市新华区西三庄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高保合和老伴感激地对工作人员说。老两口通过服务中心的智能法律服务终端机,咨询了困扰多年的债务纠纷。
今年73岁的高保合是一位退休工人。“7年前,我们借给儿媳妇家一位亲戚15万元,这位亲戚承诺会在两三年内还清。如今,亲戚只还了1500元的本金和3个月的利息。”了解了高保合的情况后,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帮他在智能法律服务终端机上选择了“律师视频咨询”服务,与值班律师视频连线。在摄像头前,高保合详细介绍了这场债务纠纷的来龙去脉。值班律师认真分析后,建议他通过起诉的方式追回这笔欠款。
“当时我是以现金方式借出的,律师再三和我强调,这是债务纠纷中的‘麻烦点’。”高保合说,视频连线中的律师提出了多条建议,并告知了诉讼流程还免费起草了诉状。“律师的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准备充足的证据,尽快起诉争取早日要回这笔钱。”
这台智能法律服务终端机帮71岁的马志强解决了一件麻烦事儿。马志强在家中排行老大,他还有个弟弟。自从母亲上年纪后,他就承担起照顾母亲的义务,而弟弟则很少前来看望母亲。马志强的母亲今年94岁,时而清楚时而糊涂。母亲名下有一套房产,在房产分配的问题上,兄弟俩产生了分歧。“这二三十年一直是我在照顾母亲,弟弟却要求将这套房子平分。”马志强生气地说。多年前,母亲曾录过一段录音,打算去世后将这套房子平分给兄弟二人。如今,母亲已经不方便再立遗嘱了,弟弟想要平分房产,这让马志强感到不公平。
在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建议下,马志强利用这台智能法律服务终端机上的“智能法律咨询”,选择了“继承问题”。系统对案件进行分析后,出具了一份智能法律意见书。
在智能法律意见书中,马志强了解到,如果子女对老人尽到了主要赡养义务,可以多分遗产;对于有赡养能力却并未赡养老人的子女,应当不分或少分遗产。马志强表示,他将努力搜集证据,为自己争取一个公平的结果。
据了解,这台智能法律服务终端机放置在西三庄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内,居民可以免费在智能法律服务终端机上进行律师视频咨询、智能法律咨询、智能文书生成以及查询法律法规、相关案例等。“终端机”自今年6月底投入使用以来,已解答400多件法律问题,为13位老年人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
“智能法律服务终端机可以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法律问题,化解矛盾纠纷。”西三庄司法所所长赵丽说,接下来,他们将会为更多老人提供法律帮助,并推广APP,让智能法律服务成为掌握在人们手里的“法律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