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生活互动

年轻人上老年大学 您怎么看(结束篇)

2023年07月19日

  主持人开场白:随着老年大学的普及,以及丰富的课程,亲民的价格,势必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课堂。

  马啸宇:多些理解与宽容

  老年大学对年轻人产生吸引力,从侧面反映了我国老年教育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良好趋势。一些办得好的老年大学,因为教学环境优美,教师专业素质过硬,收费低廉,以及所授课程门类涵盖广泛,迅速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而在教学中,针对老年人的“细嚼慢咽”式教学,更能保证青年人对所学课程学得会、学得好。

  年轻人上老年大学,可能初听起来有些难以理解,但从实质上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这种现象反映了年轻人对知识的渴求。在保证老年人能充分享用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对于那些有上进心的年轻人,因势利导即可。

  狄民建: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一词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教育不分高低贵贱,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这是教育家孔子的教学理念。我们可以理解为,只要一个人有学习意愿,就应该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我认为年轻人选择进老年大学学习,是无可厚非的。

  虽然老年大学是为老年人开办的,但是有些专业,像书法、绘画、摄影、音乐等课程,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少年、青年,都是适宜的。对年轻人进入老年大学学习,我们不应有排挤心理,应当欢迎他们与我们同堂学艺,共同切磋,共同进步。

  汪兴福:一举三得

  年轻人到老年大学上课已非个例,是一举三得的好现象。

  首先,年轻人包括中年人到老年大学“蹭课”,圆了读书梦想,他们通过学习收获丰硕的成果,有利人生的进步。这些热爱学习的人,对自己和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年轻人思维敏捷,老年人相对迟顿,在学习过程中,“小”帮“老”可以让老年学员加快理解。比如在学习摄影时,年轻人理解得快,就可以为老年学员演示操作步骤,一来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二来帮助老年人提高理解能力。

  最后,老年大学吸纳年轻人,彰显了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形成可持续的教学规模。这对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有益无害的。

  栾玉锁:平添活力

  年轻人选择上老年大学,毫无疑问会给他们减少一些经济上的压力;而课程难度相对较小,会让他们感觉轻松,游刃有余;并且,喜欢上什么课程由自己选,花很少的钱也能办大事。这是老年大学越来越受年轻人青睐的原因。当然,会有许多人担心年轻人挤占老年人的学习空间,其实我们对此不必过分担忧,毕竟年轻人能否入学,老年大学的招生部门是完全可以控制的,符合标准或是条件允许才会让年轻人入学。

  在我看来,许多老年人是愿意和年轻人成为忘年交的,这能让自己保持年轻的心态,富有朝气和活力。年轻人上老年大学是一种新风尚,老年大学不妨以招老年人为主,留下一些空间,再招一些年轻人。这样一来,能让老年大学更加充满活力。

  张增林:全民学习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投入,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场所和设施,让我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我是老年大学的受益者,自2009年报名参加学习,已经走过十几个年头。我从小爱唱歌,但简谱、音准、发音等都一窍不通。自从参加了声乐班,有关的音乐知识我已基本搞懂了,现在拿起简谱就能唱。2014年,我又开始学习电子琴,认识了五线谱,有时还能为合唱团定调。在老年大学的学习使我生活充实,心情愉悦。

  对于年轻人上老年大学,我并不反对,反而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我是老年大学的受益者,乐意看到更多的人在老年大学受益,学到自己想学的知识和技能。我希望政府加大对老年大学的投入,或是提供全民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以满足全民学习的需求,形成人人爱学习、全民争进步的社会氛围。

  老年大学受到年轻人的喜欢,有业内人士认为,老年大学应该办成“全年龄大学”。将来会如何发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下期话题:家门口的老年食堂

  如今,许多地方陆续办起了老年食堂,老年人以实惠的价格就能吃到有营养又可口的饭菜。您到过老年食堂就餐吗?聊聊您的就餐体验,或是讲讲在老年食堂中的所见所闻吧!

2023-07-19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33245.html 1 年轻人上老年大学 您怎么看(结束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