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7月13日
地点:石家庄市某小区
人物:暴先生(70岁)
暴先生自述:孙子上小学五年级,他的学校离我家很近,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后,他都会来我这里吃饭。等儿子、儿媳下班后,他们再把孙子接回自己家。孙子在我的精心照顾下慢慢长大。如今,快升初中的孙子,却整天发着“牢骚”。看着小小年纪,学业压力巨大的他,我实在是心疼。
一个多月前,孙子他们班在冲刺期末考试,每天他放学到我家时都喊累。有一次,我问孙子原因,他眼含泪花对我说:“现在我们什么副课都没有了,每天在学校就是翻来覆去地做试卷,做了数学做语文,做完语文做英语。尤其是晚上回家后,妈妈又拿出来好几张试卷,一直写到晚上十点还完不成,写得我手都麻了。”
听孙子说这话,我虽然同情他,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用即将到来的暑假安慰他。谁知孙子一听“暑假”两个字更来气了,他冲我说父母早已给他安排了好几门课外班,没有一天是闲着的。除此以外,还有学校老师和父母给他留的一大堆作业,虽说名义上是放假,实际比上学还要紧张。孙子的话让我哑口无言。果不其然,放暑假后他的任务也接踵而至,确实比上学时还要忙,他整天闷闷不乐,甚至有时候偷偷以泪洗面。
自从孙子上幼儿园后我就一直陪在他身边,亲眼看到了在他身上与日俱增的压力,老师、家长、课外班和辅导书压得他喘不过气。不把这些压力搬掉,孙子将永无快乐之日。
最近这两年老师布置的作业确实少了,也不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可实际上仍然是以分数高低论英雄。每逢大考前,老师还是在千方百计地给学生押题,学生们则疯狂地复习。课堂之外,五花八门的课外班、数不胜数的学习材料更不用说了,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只要有需要,挑都能挑花眼。
可要说最厉害的“压力源泉”,还得是我的儿子、儿媳。这些年,他们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奉为教育准则。从孙子上幼儿园开始,他们就把考取名牌大学设定为孙子的唯一目标,然后不惜血本、不遗余力、不择手段地督促孙子埋头学习,光是课外班就为孙子报了不下7个。
每逢节假日,孙子在一天之内就要连着上好几个课外班。这个课外班下课后,儿媳赶紧带着孙子前往下一个上课的地方。在途中,她为孙子买个煎饼、买瓶矿泉水,就这么草草应付一顿饭。等孙子吃完后,刚好赶上上课的时间,他连喘口气的机会也没有,直接又开始了上课。等孙子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天的学习,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后,还得面对堆积如山的辅导材料。试题、卷子、参考用书……各种各样的辅导材料根本看不完。上学时是这样,假期里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父母、老师全然不顾孩子的天性,给孙子的自由空间少之又少,基本上取消了他玩耍的时间。
其实我也明白,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儿子、儿媳想让孙子考上个好大学,将来有份好工作,他们确确实实在为孙子着想。可有时候我也很迷茫,他们这样做,真的能让孙子变得更好吗?
为了让孙子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儿子、儿媳从来不让孙子碰家务活。孙子上学时我天天给他做饭,每次都是我一个人在厨房忙来忙去,孙子连最基本的洗菜、择菜也不会,更不用提帮我打下手了。
回想起当年,我在孙子这个年纪时,早就能帮家里大人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了。有一次,我想教给孙子一些简单的家务,还没指挥他干活呢,就遭到了儿子和儿媳的反对。儿子跟我说:“爸,孩子现在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家务可以以后再学,如果活儿比较多的话,我们也可以帮您做,您就放他去学习吧。”我明白儿子话里的意思,干脆就不再多说什么。如今,孙子不仅什么家务活也不会干,还懒得下手去学,每天吃喝拉撒全都由我们负责,他要做的就是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考出父母满意的好成绩。
唉!儿子、儿媳口口声声说是为孙子好,可是谁又考虑过孙子的想法呢?他今年才11岁,正是调皮好动的年纪,却像关在笼子里的小动物,没有一点自由可言,整天无精打采。对孙子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可我也明白,儿子、儿媳整天辛苦工作,只为挣到更多的钱来培养孙子,难道他们过得很轻松吗?全是“望子成龙”的信念在支撑着呀,我又怎能强行让他们改变教育方式。
我真希望老师、家长能把暑假还给孩子们,让他们真正过一个轻松快乐的假期。
(通讯员申德明协助采访)
■记者感言
暴先生的孙子面临着父母、老师带来的各种压力,可也正像暴先生所说,这些压力全是“望子成龙”的期盼,让人“不容拒绝”。劝暴先生的儿子、儿媳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紧了,适当让孩子学学家务,掌握生活技能,张弛有度的生活也利于他的成长。
■串门预约
石家庄市陈玉兰的女儿已经35岁了,她拒绝出门工作,整天住在母亲家中“啃老”,这让陈玉兰很是头疼。下一期,咱们去她家串串门。
■串门回音
不向命运低头认输
田守志:张瑞欣用积极的心态去教导患有“渐冻症”的孙女,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并鼓励她要乐观向上,努力学习。“现实很残酷,我们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在逆境中奋勇前进!”这句话不仅是张瑞欣在教导孙女,更是在启示我们每一个人。
人生哪有一帆风顺,就算处于逆境之中,我们也不能自暴自弃,要有向上拼搏的斗志。祝愿刘宣诺早日考取理想的大学。
再接再厉 继续奋斗
赵彦花:读了张瑞欣与孙女的故事,我很是感动。张瑞欣陪着患有“渐冻症”的孙女读书,她始终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鼓励孙女为学业拼搏奋斗。张瑞欣的孙女是不幸的,然而她又是幸运的,有一位这么爱她、疼她、全力为她付出的奶奶。胜负乃兵家常事,高考成绩不太理想也要坦然接受,孙女想复读就让她复读吧。张瑞欣要继续做孙女坚强的后盾,以平常心看待此次高考,从这次考试中总结经验教训,再接再厉,继续奋斗,终有一天孙女会考取心仪的大学。
郑天峰:张瑞欣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永不言弃,使身患重病的孙女能够顺利走进考场,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她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我们大力弘扬。
乐观向上 战胜病魔
王银海:读了《面对病魔,我们永不言弃》一文,张瑞欣和患病的孙女直面现实,积极勇敢地与病魔斗争的事迹非常感人,让人敬佩。她们祖孙俩的“隔辈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18年来,张瑞欣创造了奇迹,孙女不仅健康地活着,而且即将考入大学,祝愿孩子能战胜病魔,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大爱无疆 深情似海
原健:张瑞欣的孙女患有“渐冻症”,这是全家人的不幸。张瑞欣勇敢面对,没有被困难打倒,她带着孙女去全国各地求医治疗,幸运的是,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疗效可喜,令人欣慰。张瑞欣对孙女的爱,可谓是大爱无疆,深情似海。相信有她的呵护,孙女的人生定会变得更好,我衷心地给她们祖孙俩以诚挚的祝愿!
要活出精彩人生
张增林:张瑞欣的故事令人动容,她不仅四处求医挽救了孙女的生命,还带着孙女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直至迈进高考的大门。18年来,从未抱怨命运不公的张瑞欣用行动谱写了精彩的人生。
张瑞欣不仅生活上陪护孙女,她还用高尚的品格感染孙女。教育她“身体有残疾,但心不能有残缺”“好好学习,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在张瑞欣苦口婆心的教导下,刘宣诺心灵美好,她愿意去世后捐献器官,为社会作贡献,这是多么高尚的品德啊!我为这对祖孙俩点赞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