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1日,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刘绪贻先生不幸因病逝世,享年105岁。回顾刘绪贻的一生,他不仅在历史、社会等多个社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更以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寿,为我们树立了养生保健的典范和榜样。
人生莫当闲
对于养生,刘绪贻最深有体会的恐怕就是“人生莫当闲”这几个字了吧。刘老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又留学美国。回国后长期担任武汉大学教授,从事美国史和儒学研究工作。刘绪贻一生勤学好思,笔耕不辍。甚至在八九十岁高龄时,依然思考不停,坚持写作,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他的很多著作,也正是离休后才相继完成的。他将养生之要总结概括为:“生命在于思想,人永远不能当闲人。”刘绪贻74岁才正式离休,后来他回忆说,自己1987年离休时已74岁,离休后也没有清闲下来,每天至少工作10小时,如果离休后终止工作享清福,恐怕早就病倒了。
为人讲真话
提起刘绪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兴研究室主任萧致竖起大拇指,说其“绝对说真话”。他还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年轻时,刘先生在芝加哥大学留学,结识了一位美籍法裔女生。一次,两人于湖边的栏杆旁欣赏美景,见对方手里拿了串钥匙,便开玩笑说如果钥匙掉在湖里,他就会立即下水捞上来,谁知,对方竟然真将钥匙丢进了湖里,一时惊呆的他,并没有兑现承诺,惹得对方嗔怪。虽说是件生活小事,但毕竟又事关“人格”,能将此公开与众,足以体现他直面现实、正视自己的胸襟和魄力。对此刘老坦然地说:“我确实是好的事也讲,不好的事也讲……一个人如果只有好的没坏的,那他不是人,是神。”
锻炼常坚持
从年轻时起,刘绪贻就养成了热爱锻炼的好习惯。刚到武汉大学时,他就对东湖情有独钟,工作之余,最惬意的莫过于约上同事漫步于堤岸之上,散心赏景。除了坚持散步,刘绪贻还有一个保健习惯,就是自我按摩。他在和别人谈起自己的养生经验时,曾这样娓娓道来:“我自我按摩,你看我脸上斑点皱纹不多,你看我手上皱纹都很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曾在《中学生》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它说你洗了脸以后,就摩擦脸部50下。我从1936年坚持到现在,没有停过。到了上世纪70年代,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简易按摩法》,我就按它指导作全身按摩,后来又根据在报纸上看到的和群众中听到的方法,增加了一些新内容。我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自己全身按摩,每天大概要花45分钟左右。”
胡晓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