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05日
第02版:老友·新闻

模样千千万 都是思乡情

故土,一个永不忘却的记忆

2023年05月05日

  本报讯(记者 李峥)4月21日,本报刊登了《随迁老人用不同形式回味乡愁》的稿件后,不少读者朋友联系本报编辑部,分享各自回味乡愁的经历。

  今年85岁的韩秀菊是一位退休干部,煎鱼和锅贴承载着她对故乡的回忆。“我的老家在保定市蠡县北绪口村,紧靠着潴龙河西岸。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潴龙河河床宽阔,鱼虾成群,往来船舶川流不息,一派繁荣景象。”韩秀菊说,上世纪50年代,父亲带领乡亲们靠着潴龙河致富。当时,韩秀菊的父亲是“合作社”的社长,他要求社员们每家织两米长的渔网,然后再将这些渔网连接在一起进行捕鱼,每次都能收获几百斤鲜鱼。渔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提高了乡亲们的收入,还改善了大家的伙食,乡亲们都爱做煎鱼和锅贴。“我做的玉米面锅贴味道清香,金黄酥脆,搭配上喷香的煎鱼,美味可口,百吃不厌。我曾对父亲说过,能吃一辈子煎鱼、锅贴就是幸福。”

  前两年,在两位女儿的陪同下,她回到了北绪口村和家乡的亲人团聚。午饭时分,香喷喷的煎鱼和玉米面锅贴被端上了饭桌,这令韩秀菊非常惊喜。“这两道菜不仅是家乡的味道,更是我对家乡浓浓的乡情。”韩秀菊说。

  在石家庄市小谈村有一位爱种牡丹的老人,这位老人名叫李玉荷。每逢牡丹花期,李玉荷自家小院里雍容华贵的牡丹花总会引得邻居们驻足观赏。

  今年65岁的李玉荷是河南洛阳人。前几年,她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家,来到石家庄给儿子看孩子。“牡丹花朵艳丽,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我非常喜欢。”李玉荷说,离开洛阳时,她特地带了许多牡丹种子。到石家庄后,她将牡丹种到了儿子家的小院。每年4月初,这些牡丹都会盛开,看着满院子怒放的牡丹,李玉荷仿佛回到了家乡。

  “在观赏牡丹之余,我还把一部分花籽送给了几位养花的邻居,希望石家庄也能和洛阳一样,到处都能看到牡丹花。”李玉荷说。

2023-05-05 模样千千万 都是思乡情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24199.html 1 故土,一个永不忘却的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