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7日
第01版:首版

老党员孙书全升国旗报党恩

2023年03月17日

  孙书全正在升国旗。本报记者 李峥 摄

  

  本报记者 李峥

  实习生 马瑞端

  每天早上7点,省会东焦街道通泰小区的孙书全都会在小区的旗杆前,升起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当国旗升起后,他还会用葫芦丝吹奏国歌。一曲演奏结束,孙书全立正站好,神情肃穆,向着迎风飘扬的国旗行注目礼。至此,这场一个人的升旗仪式完毕。

  今年84岁的孙书全是一位退休干部,也是一位党龄38年的老党员。“2021年7月1日,我第一次在小区里升起这面国旗,直到现在,我每天早上准时举行升旗仪式,无论下雨还是下雪都会照常进行。”

  说起孙书全升国旗这件事,东焦街道中华北大街社区党总支书记聂晓敬介绍说,通泰小区的旗杆、旗台是由居委会和红色物业于2021年共同设立起来的。“2021年6月30日,我们把旗杆建好调试好,在7月1日那天进行了首次升旗仪式,当时居委会和社区不少居民参加了升旗仪式,孙书全担任升旗手。之后,他每天清晨7点自发举行升旗仪式,每天傍晚6点降旗。一年多的时间,无论风霜雨雪,每天的升降旗从未间断。”

  “天气不好时,比如下雨,我就穿件雨衣,绝对不会间断升旗。”孙书全认为,升国旗是一种幸福,更是报答党的一种方式。

  1939年,孙书全出生在河北省辛集市的一个小村庄,母亲生下他不久就撒手人寰。“在我们村子里有一座炮楼,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占领了我们的村子,在村民家中打砸抢烧。”为了躲避鬼子,年幼的孙书全睡过高粱地、地窖,还曾跟着父亲背着包袱逃难,日日夜夜的逃亡经历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几年后,抗日战争胜利了,可人们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好转,孙书全一家常常食不果腹,经常受到邻居们的接济。“那个年代大家都不富裕,甚至很穷,有时邻居大娘会给我一个野菜团子充饥,有时会送我一件小袄避寒。”对于大家的善意,父亲教导孙书全一定要知恩图报,孙书全也将这些事记在了心里。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孙书全到家附近的小学读书,当他问父亲为什么生活越来越好时,父亲告诉他,这是党对人民的恩情。从那时起,孙书全就暗暗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回报党。

  大学毕业后,孙书全来到石家庄赵县中学,成为了一名英语老师。孙书全将一腔热情全都倾注到了教育工作上,为了更好地了解每一位学生,他对全班学生一一进行家访,教育他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1974年,孙书全来到河北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工作,直至2000年退休。

  “我经历过旧社会的苦日子,知道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孙书全说,他对党的感激之情已经成了一种信念,每当为国旗行注目礼时,他都会感到自豪和幸福。

2023-03-17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18171.html 1 老党员孙书全升国旗报党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