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知道在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蒋介石曾先后3次辞职下野,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曾接连上演过6次辞职的闹剧。
前两次提辞职,张学良被严办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6年12月26日中午,蒋介石乘飞机从洛阳抵达南京。他让随侍而来的陈布雷与宋美龄详谈,草拟所谓《对张杨的训词》。然后,又通过宋子文,要求送他回南京的张学良写个东西,表示来南京待罪的意思。张学良毫不犹豫,立刻挥毫,写下了被称作《张学良请罪书》的文字。
蒋介石拿到《张学良请罪书》后,于当天下午写了《转呈张学良自请处分》一文,交给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要求依法惩办张学良;同时也提出辞职,说这次西安事变都是因他“率导无方,督察不周”引起的,所以请求免去本兼各职。这是西安事变后蒋介石第一次辞职。
当时,在国民党内,蒋介石担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主席胡汉民)、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副主席(主席汪精卫)。由于胡汉民在广州不与蒋介石合作,汪精卫遇刺后在法国养病,实际上,蒋介石是两个委员会的最高负责人。
在国民政府内,蒋介石还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不负实际政治责任,行政院院长负实际责任。蒋介石担任四种职务,实际上控制着国民党党政军大权。此外,蒋介石还担任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校长、航空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务。
26日晚,蒋介石邀请国民党中央要人居正、孙科、戴季陶、孔祥熙等人谈话,大家都恭维蒋介石,劝他不要辞职。对于张学良,多数人主张“交军法严办”。
第二天,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了蒋介石《对张杨的训词》,为惩办张学良制造舆论。当晚,蒋介石告诉张学良准备军法会审,张听后十分生气,蒋介石认为张并未悔过。
蒋介石第一次辞职,是在《转呈张学良自请处分》一文中提出的,不是专门的辞职呈文。他怕别人认为自己故作姿态,就在12月28日上午专门向国民党中央呈文,请求“免去本兼各职,迅派贤能接替”。这是蒋介石第二次辞职。
28日下午,国民党中央在南京中山北路丁家桥中央党部召开中央常委谈话会,讨论蒋介石辞职和处理张学良问题。各委员对蒋介石辞职一事,自然予以挽留;对张学良,多主张交军事委员会严办。蒋介石对谈话会的意见深表赞成。
收回了各项大权
但是,29日一早,蒋介石又向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分别呈上《引咎辞职文》。他说,他对西安事变不能洞烛机先,又不能及时制止,有失职之过,所以请求免去行政院院长及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本兼各职,但没有提及国民党中央内的职务。
面对蒋介石连续三次辞职,国民党中央要员不知其意,还以为是没有及时归还在西安事变期间代理的蒋氏职务之故——在西安事变期间,国民党中央曾决定由居正代理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副主席,林森代理中央政治委员会副主席,孔祥熙代理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军事委员会由副委员长冯玉祥和常务委员共同负责。
29日上午,国民党中央常委会、中央政治委员会先后在南京中央党部召开会议。居正、林森、孔祥熙、冯玉祥分别表示将代理各职交还蒋介石负责:何应钦同样请求辞去“讨逆军”总司令一职,将军队指挥权交还蒋介石。两个会议分别通过了5人的呈请,将各项大权交还蒋介石,以释蒋介石疑心。
同一天,国民政府发出指令对蒋介石所请严加处分并免去本兼各职一事,不予批准,并恳切慰留。但令大家没想到的是,12月30日一早,蒋介石又递交了《呈中央暨政府再请准辞本兼各职文》,这是他回到南京5天之内的第四次辞职。蒋介石说自己此前请求辞职,出于至诚,但未得到批准,感到寝食难安,所以再次请求辞去行政院长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务。
当天上午,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又在中央党部召开临时会议,再次讨论蒋介石辞职一事。主持会议的国民党中央常委邹鲁说,昨天中央已决定恳切慰留蒋介石,但今天蒋又提出辞职,请大家讨论。会议决定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蒋介石官邸,当面劝留他。邹鲁对蒋说,今天又接到辞呈,大家讨论的结果,还是一致慰留。鉴于事变期间蒋腰间受伤,可给假一个月,让蒋休养身体。蒋介石听后也没有客气,便说:“先休一个月吧,各位先生劳神了。”
12月31日上午,南京高等军事法庭开庭审理张学良一案,判处张学良有期徒刑10年,剥夺公民权5年。下午,蒋介石假做人情,罗列了一大堆理由,请求国民政府特赦张学良。国民政府虽发布了特赦令,但仍将张学良交军事委员会严加管束,实际上等于长期监禁。
审判张学良后,蒋介石便回老家浙江奉化溪口镇休假去了。在老家,蒋介石并没有闲着,他一方面继续威逼西安的东北军、十七路军服从命令,让中央军进入西安;另一方面补写西安事变期间的日记,让陈布雷炮制《西安半月记》,准备向即将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报告。
“愈辞职愈不准,其意何在?”
1937年2月15日,国民党在南京中央党部大礼堂召开五届三中全会,蒋介石因腰伤没有参加,会议由回国不久的汪精卫致开幕词。没有想到的是,2月18日,蒋介石又一次提出辞职,他向全会呈上《请辞本兼各职文》,请求辞去国民党中央常委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委员会副主席、行政院院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本兼各职。这是他在西安事变后的第五次辞职。当天下午,会议主席团讨论蒋介石辞职一事,决定继续挽留蒋介石。
2月19日下午,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西安事变经过之报告》。会议通过了蒋介石的报告,同时再次挽留蒋介石,不批准其辞职。冯玉祥在开完会回家后,思考半天,不明白“介石愈辞职愈不准,其意何在?”
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20日上午,蒋介石又交来了亲笔书写的两页纸的辞职函,这已是他第六次提出辞职。会议主席团不解其意,讨论了很久,决定让林森、吴稚晖两人去询问蒋介石。当时,冯玉祥猜测蒋介石再次亲笔书写辞职信的原因:一是蒋介石对西安事变“心中觉惭愧太甚”;二是他提出由汪精卫担任国民党中央常委会主席,有人反对,心中不快;“或者还有说不出的困难,亦未可知”。这说明,蒋介石此次辞职至少已不完全因为西安事变了,其中还有国民党内部事务不能满足他心意的因素。
21日上午,林森、吴稚晖向会议主席团报告了前一天与蒋介石谈话的结果,果如冯玉祥所料。蒋见汪精卫不能为中央常委会主席,遂建议中央常委会取消正副主席,恢复常委制;又提出设立国防委员会,以汪精卫为主席,自己为副主席。这样,蒋介石给足了汪精卫面子,汪精卫自然也维护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由于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大家都同意蒋介石的意见。于是会议主席团将蒋20日的辞呈予以退还,蒋也表示收回。
22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闭幕。国民党中央将19日通过的慰留蒋介石的决议交给蒋介石,蒋介石欣然接受,并重新履职。西安事变后蒋介石的辞职闹剧终于结束。
据《文史博览》 张天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