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3日
第01版:首版

社区互助 养老方式的新探索

2023年03月13日

  

  本报记者 李泽佳

  孤寡、独居等老年人群如何居家养老?上了年纪以后,打算怎么度过晚年时光?省会几位老年朋友不约而同想到了一起。

  省会长兴街道西兴社区的老年人口较多,为此社区成立了一支名叫长者联盟的社会组织。70岁的老党员刘春玲是长者联盟的队长,她了解到,社区许多老人在生活中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后,需要找邻居们帮忙。“我空闲时间多,也想着能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刘春玲说,2020年11月,在乐享社工的帮助下,她牵头成立了老人之间相互扶助的长者联盟。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队员58岁,最大的队员74岁。

  这段时间,刘春玲和队员经常去90岁的苏女士家帮忙。“苏女士的孩子们都在外地,她需要做饭、买药的时候,我就会去帮帮忙。”刘春玲说,由于苏女士年纪大了,她出门遛弯忘带家门钥匙是常事儿。苏女士索性就把钥匙放在刘春玲手里,现在她再也不用担心自己进不了家了。

  如果遇到自己干不了的体力活儿,刘春玲就会请长者联盟中的低龄老人前来帮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希望这种互助养老的模式可以传递下去,并不断吸收‘新鲜血液’,让老人晚年生活能有依靠。”

  这几天,64岁的退休教师张青霞和两位朋友,正在考查石家庄的几个新楼盘。原来,她们制订了一个“互助养老方案”,准备把新房子买到同一个小区,等年纪再大点儿后方便互相照顾。

  张青霞和两位朋友相识多年,是无话不谈的“好姐妹”。她们的孩子们都在外地定居,她们考虑如果自己遇到急事处理不了,孩子又赶不回来,这时候互助养老就能发挥作用。“我们住得近,就是为了方便养老。”张青霞说,人年纪大了难免会生病,到时候互相帮忙做个饭,生活上还能多个照应。

  石家庄市委党校讲师王文敏认为,互助养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益探索。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既体现出现实迫切性,又体现出现实可行性。邻里守望的传统文化为互助养老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党建引领的各类基层社会组织为互助养老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基础;党员干部、低龄健康(准)老人等群体为互助养老开展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

  王文敏建议为促进互助养老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引入“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吸纳更多年轻人参与,增强为老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和影响力,扩大志愿者队伍,改善年龄结构,实现志愿者队伍的优势互补。此外,还应定期组织为老服务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为志愿者赋能。

2023-03-13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17652.html 1 社区互助 养老方式的新探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