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我住在山东潍北白浪河畔华疃村的姥姥家。每年农历二月二,是个非常隆重的节日,特别神秘有趣。
记得二月二的早晨,姥姥和姥爷都会早早起床,先是忙活着打“粮囤”和“钱囤”。姥姥从灶台下用簸箕端来一些黑草木灰,然后,姥爷两手捧起一些,从指缝中慢慢撒出一个个粮囤模样的圆圈儿,姥姥把那些圈儿称为“粮囤” 。打好“粮囤”后,姥爷还在“粮囤”旁边再画上一个“梯子” ,说是梯子越高越好。有的人家嫌自家院子太小,打“粮囤”梯子太低,就索性到大门外打起“粮囤”,一边虔诚地撒着草木灰,一边念叨:“二月二,打粮囤,粮满仓,钱满柜!”随即将一捧捧小麦、豆类、高粱等用砖头压好,防止被老鼠等小动物吃掉。打“钱囤”都是打在自家正房里,在“钱囤”上还要压上一张5元或10元的钞票,用砖头压好,以起保护作用。那时,姥姥还会叫上我和弟弟们,拿起扫炕的笤子围着炕沿边,一边轻扫一边念叨“二月二,扫炕沿,蝎子蚰蜒都不见”的乡语。姥姥还会自言自语地说几声:“那些毒虫怪兽啊,今年就会远离我家了!”当红彤彤的太阳升至中午的时候,我们已放学回家,姥姥就会把压在砖下的粮食和钱币收起来,打“粮囤”和“钱囤”仪式就算完成了,一家人都祈盼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那时,在农历二月二的早晨,家家户户要炒制一种叫做“蝎子豆” 的甜食。所谓“蝎子豆”就是用黄豆和红糖(或白糖)炒出的甜豆儿。炒好后的“蝎子豆”不仅色彩诱人,而且清脆香甜,爽口好吃,大人孩子都抢着吃。据说,吃“蝎子豆”的寓意是把蚰蜒、蝎子都炒熟了,把它们的肉全部吃掉,就再也不能伤及人类了。
刘剑侠/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