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01日
第01版:首版

于克俭 用春联书写瀑河变迁

2023年02月01日

  本报记者 李泽佳

  通讯员 刘柯旋

  “石龙脚下家添富,瀑河岸边园纳祥”,横批“家旺人兴”,这是家住保定市徐水区瀑河乡解村于克俭家大门上的春联。这副对联描绘的是距他家门口400米外的瀑河水库大坝。春联、圆灯笼、“福”字,与对面的潺潺流水、满堤林木相映成景。

  正月里的阳光洒满书桌,92岁的离休干部于克俭正在屋内钻研书法技巧。他正是自家春联的创作者、书写者。于克俭自幼喜爱书法,每年义务为乡亲写春联。1992年,他突发奇想,把乡情乡景、百姓期盼融入到春联里。

  于克俭家门口的瀑河发源于保定易县,是“九河下稍”白洋淀中的九河之一。“自我记事起瀑河就常年有水,我会在河里捞鱼虾,用河水浇庄稼。”他说,1958年,他还和当地民工一起推车掘土,修建瀑河水库。他见证了瀑河的发展,便决定尝试把自己对瀑河的感情写进春联。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干旱少雨和水库渗漏,瀑河河水锐减。水库边的石龙山也因开凿采石,变得满目疮痍。过春节时,于克俭写下春联,“福寿长安堂前至,山水美景梦中来”。他期盼着瀑河能够早日恢复原来的光景。2015年,于克俭家里盖新房,他特意让儿子在院中定做了“绿水青山”影壁画,借此来寄托他对未来瀑河的美好愿景。

  为改善白洋淀水质和生态环境,2018年4月,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通过瀑河水库,瀑河首次向下游白洋淀生态补水。昔日潺潺流水的瀑河回来了,这个好消息让于克俭和乡亲们十分高兴。“乡亲们追着水跑出好几里远,妇女们在河边扭起秧歌。”于克俭触景生情,当年他写下“一河清水人皆喜,满目生机树逢春”,这副大红色的春联在他心里格外重要。

  近年来,保定市徐水区持续攻坚瀑河流域生态修复、污染治理、林带建设硬仗,为白洋淀上游筑起生态屏障。截止到2022年底,瀑河已累计向白洋淀输送南水北调清水4.76亿立方米。数十种鸟儿回来安家,石龙山也重披绿装,打造起生态休闲度假区。2022年,这里还成为保定市第五届文旅大会观摩景点。如今,于克俭家门前游人如织,三里五村200多名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返乡,进景区务工,开办农家院、采摘园,描绘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图景。

  前不久,于克俭在孙子的陪伴下,坐上观光车游览石龙山,俯瞰8000亩瀑河水库。看到瀑河的现状,他文思泉涌,喜溢笔端,写下“家兴财旺宅进喜,绿水青山地生金”“笙歌颂华夏盛世,翰墨写乡村佳景”……

  家门口的瀑河越来越美,于克俭不忘叮嘱游客要保护好瀑河。“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百姓日子越来越美,我更要用春联年年记录下瀑河美景!”

2023-02-01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12167.html 1 于克俭 用春联书写瀑河变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