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8日
第07版:忆往昔

一封信改变了粮食定量

2022年11月28日

  1960年11月,我因病从沈阳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休学一年。在回迁户口和粮食关系时,学生食堂主任把我的在校粮食定量每月32斤改为居民定量27.5斤。我办好户口和粮食关系落户后,总觉得食堂办事不妥。学校存有学籍,学生因病休学,属于临时休养。况且病休期间,降低粮食定量,不利于学生恢复身体健康。

  我本想找食堂主任说理,又怕他不听我解释,到头来自寻烦恼,还不如向市里反映一下,如有学生休学降低定量标准的规定,我就认可了。于是,经过反复酝酿、措辞、修改,我写了一封信,抄写得工工整整。信寄给市里的哪个部门呢?我想到在困难时期,党最关心群众生活,那就寄给沈阳市委吧。因不知详细地址,我在信封上写着“中共沈阳市委员会生活办公室收”,贴上4分钱的邮票,投到邮信筒里。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急切地盼望上级组织的回复。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一周后,只身在家的母亲听见敲门声,开门一看,是一位30多岁的男同志,自称是沈阳市大东区粮食局的工作人员,询问孙连杰是否在此居住。母亲回答“是”后,他又说,为了把粮食定量核实准确,让母亲出示“购粮证”。那时,购粮证可是全家人的命根子,母亲不敢轻易让外人看。大字不识的母亲警惕性很高,她谎称找不到,让他次日再来。

  第二天,粮食局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我家,看了户口簿、购粮证和我的休学证书后说,沈阳市委信访部门把信转到区粮食局了,局长责成他调查核实取证,待他向领导汇报后研究处理。他第三次来我家时,给我送来了通知,恢复我每月32斤的粮食定量。

  一封向党组织如实反映情况的群众来信,受到了上级重视。工作人员3次上门走访,纠正了偏差,维护了居民的利益。政府工作人员的为民情怀,使我感受到党始终就在身边。此事虽已过去60多年,但我仍记忆犹新。孙连杰/文

2022-11-28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06969.html 1 一封信改变了粮食定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