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前程无忧发布《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报告》显示,68%的老龄群体在退休后有强烈的就业意愿。
“银龄”心声——
虽然不服老 但也有无奈
今年55岁的赵宝秀本应乐享退休生活,不过随着去年外孙女的降生,她便马不停蹄从山东老家来到北京,洗衣做饭带娃,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赵宝秀退休前是当地一家公办幼儿园的园长,因为工作认真负责,在当地小有名气。“说心里话,我心态比较年轻,也喜欢小孩子,退休后想过自己开一家幼儿园,既能找点事情做,又可以创收。但考虑到女儿女婿平时工作都很忙,这会儿小宝宝身边又离不了人,我就来了。”她说。
61岁的蔡先生生活在山西太原,他想重返职场。“目前市面上很难找到适合我们这些过去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的工作岗位。”蔡先生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后一直闲在家中,“这几年我也想过找个保安、保洁之类的工作试试,可总觉得磨不开面子。去一些公司应聘,人家一看我的年龄就拒绝了。我也能理解,毕竟不是年轻人,万一哪天累出点毛病,都是麻烦事”。
社会现实——
企业同老人缺乏有效沟通
今年8月,由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老年人才网(以下简称“老年人才网”)上线,包含“求职招聘”“择业指导”“双创平台”等多个频道。网站上线才2天,就吸引了5000多名求职者、100多家企业注册。
一家养老服务公司在“老年人才网”发布了护理员、护士等岗位的招聘信息,多数没有设年龄上限。该公司联系人介绍,以护理员这一岗位来说,老年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关爱老年人,而且很多老年人更加吃苦耐劳,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家招聘编辑的杂志社联系人也表示,“银龄族”在退休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以文字编辑为例,我们对招聘的对象有较高学历要求,这意味着受聘者不仅可以对文稿质量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可以独立进行加工修改校对,并确保最终成稿质量符合编辑规范要求”。
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有求职意向的老年人和提供岗位的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多方建议——
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在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副主任鲍春雷看来,当前加强老年人才人力资源开发很有必要。但老年人内部包括不同类型的群体,对于高层次老年人才应积极推动他们发挥作用,而对于一般性老年人力资源,则应在尊重老年人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提供更多渠道来引导他们再就业。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系副主任许志星认为,更好推进老年人创业也是开发老年人才人力资源的有效探索,“我们研究发现,老年人创业更关注非财务报酬,比如生活质量是否提高、自我价值是否提升等。但老年人创业往往遭遇更多阻力,包括缺乏有效指导、资本的不信任等”。
如何确保老年人创业行稳致远?“在政策激励方面,可以专门成立老年创业经济主管机构,针对老年人创业项目和资金支持等方面提供更多帮助;而在教育方面,建议把老年人创业纳入老年教育培训体系中。另外,现在创业都需要数字技术,目前数字技术对老年人来说相对陌生。相信随着政府、社会以及老年人三方努力协作,老年人积累一辈子的知识和经验将成为创业的宝贵财富,助其创造更多社会价值。”许志星说。
据《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