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
第02版:记者串门

辛辛苦苦带孙子,还被埋怨

2022年11月23日

  时间:11月9日

  地点:郑州市某小区

  人物:陈女士(67岁)

  陈女士自述:给子女带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把孩子照顾得好,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高兴。如果孩子出了点闪失,老人就会受到他们的数落和埋怨。老人出了半天力不说,还会感到很憋屈。带孩子真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

  前几年,我退休后,刚巧儿媳生了孩子。当时,儿子、儿媳工作都很忙,我正好退休在家闲着没事做,就主动跟他们提出来帮忙带孩子。小两口知道我的想法后很高兴,我是孙子的亲奶奶,对孩子可谓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跟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相比,我这个“保姆”可让人放心多了。我认为给子女带孩子也在情理之中,我不会向儿子、儿媳索要“带孙费”,无形中还能帮他们小两口省下一笔钱。让我带孩子实在是又方便又省心,所以当时他们立刻就同意了。

  最开始,我和儿媳一起照顾孙子,一切都很正常。儿媳休完产假回单位上班,我成了家中照顾孙子的“主力”,慢慢地,我发现带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比如,我需要时刻抱着孙子不能撒手。有一次,我要去卫生间,就随手把孙子放到了床上。谁知他不想离开大人的怀抱,我刚走进卫生间就听见卧室里传来“哇哇”的哭声,害怕孙子出事,我赶紧从卫生间里跑出来。刚把孙子抱起来,他就不哭了,这让我很是无奈。

  从那以后,我不敢再轻易放下孙子。每天就是一边抱着他,一边哄他玩,只有等他睡着了,我的两只手才能放松一会儿。可是放松并不意味着我能休息一下,趁着孙子睡觉,我得赶紧给自己准备饭菜,饭熟后再慌慌张张地吃完。万一孙子睡醒了,我连吃口饭都不安生。

  我的孙子还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在家里呆着,总愿意让我抱着他出去走走。我每天带着一个奶瓶,把孙子抱在怀里,不停地在小区楼下转来转去,直到他高兴了才回家。就这样,一整天下来我的胳膊、腰、腿累得酸疼。只有等到晚上儿子、儿媳下班把孙子接走了,我才能有属于自己的放松时间。但是等到第二天早上,就又该轮到我照顾孙子了。

  好在随着孙子渐渐长大,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让人抱着不能离身了。我就用小推车推着他出去玩,后来孙子学会了走路,我让他自己试着向前走,我在后面跟着。这样虽说不像以前那么累人了,可是还得时时刻刻为孙子操心,我生怕一不留神没看好,他磕着碰着了。

  俗话说“怕什么来什么”。有一天中午,我在厨房里做饭,孙子在客厅自己玩。不一会儿,我就听到孙子大哭起来。原来他的脑袋碰到了客厅的茶几上,当时就肿起来了一个包。看着孙子哭得通红的小脸,我紧张极了,心想:这下可坏了!等晚上儿子、儿媳回家了,我该怎么向他们交待呢?等晚上儿子、儿媳下班回来后,我告诉了他们事情的经过。谁知儿媳朝着我就发了一顿火:“我说,妈呀!您是怎么给看孩子的?竟然让孩子受了伤。”我内疚得不得了,只能把目光转向儿子,期待他能理解我一下。可儿子不但不理解我,反而也朝着我大声地训斥:“妈,就你这样给我们看孩子,这怎能让我们放心呀?”小两口的话弄得我直叹气,躺在被窝里一晚上没合眼。

  第二天,儿媳向单位请了假,专门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这一整天,我和儿媳在家里没怎么说话,谁也感觉不自在。等到第三天的早上,他们小两口要去上班了,我主动把孙子接了过来。这次,我对他们说,就算自己什么也不干也得看好孙子,决不会再出现类似的事情,他们这才对我放了心。从那以后,我宁可不做饭吃,也得时刻盯紧孙子,生怕他再出一点意外。

  人们都说隔辈亲。孙子的到来确实给我带来了欢乐,我把他从小带大,他跟我有着深厚的祖孙情。

  可是,我的心里却有个“五味瓶”。带孙子辛苦劳累,不自由倒不算什么,可想要得到儿子、儿媳的感谢和谅解就比较难了。他们小两口从没有对我说过一句:“妈,您辛苦啦,谢谢您!”好像我给他们看孩子就是应该的。尤其是孩子受了伤、生了病后,全都是我的责任,他们指责我没把孩子看好。辛苦一场却落下的全是埋怨,我的心里能痛快吗?我给他们看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他们怎能只考虑到自己和孩子,就考虑不到我的感受呢?

  (通讯员李朝云协助采访)

  ■记者感言

  老年人没有扶养教育孙辈的法定义务。老人帮忙带孩子,年轻人应该心存感恩。小孩子难免生病、磕碰,希望子女们理解体谅老人,一味的数落责怪只会伤了老人的心。

  ■串门预约

  省会王先生让外甥女照顾了父母一段时间。最近,老两口坚决要把她赶走。下一期,咱们去他家串串门。

  ■串门回音

  变废为宝值得称赞

  申德明:李金月“变废为宝”令人钦佩,我不由为她点赞。李金月的境界和手艺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

  我钦佩李金月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可实际上大多数人却把勤俭节约视为抠门、吝啬等,该扔的东西扔了,不该扔的也扔了,毫不在乎这些物品的来之不易。而李金月却恪守这种美德,难能可贵。

  我还钦佩李金月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她把捡来的废弃物品变成了“新”物件送给他人,客观上帮助了别人,主观上愉悦了自己。

  郑天峰: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当下,李金月继承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并发扬光大,确实难能可贵。

  孙建国:看完《李金月“变废为宝”乐趣多》后,深为其匠心设计和巧手技艺所折服,更为其爱心付出而赞叹。她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不仅化腐朽为神奇,还让生活充满乐趣,践行着快乐、节俭,同时也培养出了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让快乐节俭大行其道,为其点赞。

  串门记者:李峥

  电子信箱:yzlnbxw@163.com

  电话:88629212

  听听你的心事

2022-11-23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06590.html 1 辛辛苦苦带孙子,还被埋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