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在唐山滦南县一中教书。学校是省重点中学,许多学生都希望考上我们学校。
可是在我们班,一位平时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寒假前却找到我,说下学期不来上学了。我问为什么,他说他父亲不让上了,让他回家开点心铺。我一听就来了气,哪有这么糊涂的家长?为赚钱就不管孩子的前途吗?我问学生:“你自己还愿意不愿意上学?”学生说:“老师,我当然愿意。”我立刻明白,这是学生为难了,想搬我当救兵,去说服他父亲。我拍拍他的肩,安慰道:“回班里安心读书,等放假那天,我跟你去你家。”学生高兴地走了。
放寒假那天,我跟学生坐公交去了他家。他家在村头,院子宽敞,两边的糕点加工车间散发出浓浓的糕点味道。居室建在后边,高大阔绰。学生喊来他父亲,把我介绍给他。他父亲把我让进客厅,给我沏茶。我开门见山,批评他不让儿子读书,不该只管挣钱,不管孩子的前途,家里经济条件这么好,不供孩子读书更是严重的错误。他父亲立刻把脸拉得老长,反驳我:“老师,你不了解我家的情况。点心铺看着红火,其实挣不了几个钱。我儿子回家就少雇一个工人,少一份花销,而且,我教会他手艺,他将来能当老板。现在大学生不包分配,还不是照样要到我这样的私营企业打工?所以,我不再让我儿子读书考大学了!”这人咋蛮不讲理呢?我觉得无话可说,只得告辞。学生眼泪汪汪地送出我好远。
我心里还是放不下我的学生,3天后又去找那位学生的父亲。这次我改变了说话方式,先夸奖他儿子的优点和天分,说这孩子如果继续读书考大学,将来说不定能成为一名科学家。接着我夸奖他经营有方,如果现在能舍得多雇一个工人,安排一个人工作,积德行善不说,也成就了他儿子未来的发展。这次他接受了我的劝告,表示以前考虑问题是有点目光短浅,答应年后还让儿子继续读书,并挽留我中午一定吃了饭再走,以表示对我这位负责任的老师的感谢。我借口年关太忙没时间,婉言谢绝了。
通过两次家访,我挽留住一名好学生,心里颇有点儿成就感。
刘振广/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