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泽佳
翻开武银祥的笔记本,祖国的世界之最尽收眼底。他花费近5年的时间,写满了整整3个笔记本。
73岁的武银祥是一位退休干部,也是一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从2017年开始,他在笔记本上开始记录祖国的每一项世界之最。目前,武银祥已经记录了190余项,共计11万多字。为了方便阅读,他将祖国的世界之最分为综合、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遗产等9大类。
说起祖国的世界之最,武银祥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就是因为热爱祖国,所以才会特别关注这方面的内容。”武银祥说,对他而言,收集资料并不难,却要费上一些工夫。为了找到最新的资料,他每天阅读《人民日报》,观看《新闻联播》。一旦找到祖国又创下新的世界之最,武银祥就要将内容逐字逐句摘抄下来,或拍照打印,精心粘贴在笔记本上。
每每整理翻阅祖国的世界之最时,武银祥像跨越一条条历史长河,感受着祖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体会着祖国各个领域的巨大成就,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武银祥看来,最受震撼的是南水北调工程。宋代李之仪在《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写道:“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那一刻起,不再是住在长江流域才可以用到长江水。“了解到‘南水北调’这项工程后,我感到了生活特别幸福,打心眼里体会到了这首作品中的浪漫。”
近两年,武银祥在社区进行过四五次“微型展览”,介绍祖国的世界之最。“展览前,我要重新整理、选择要展览的内容,最后再把内容提前张贴好。”武银祥说,每次选择展览内容都大有讲究,首选具有里程碑意义或是标志性成果的祖国世界之最。有一次,一位离休干部观看了“微型展览”后激动地说:“这些充满正能量的资料,全都是爱国主义的生动教材,可以催人奋进。”这一句话,也说出了武银祥内心的真实想法。
祖国的每一项世界之最,都是一则熠熠生辉的中国故事。“只要身体允许,我还要坚持搜集祖国的世界之最,用不同的方式继续讲好中国故事,鼓舞年轻人不断奋进,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