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4日
第01版:首版

杨彬海 四十年“谷子情”

2022年10月14日

  通讯员 李庆波

  68岁的杨彬海是邢台市巨鹿县农业局的一名退休干部。1982年,他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县农业局。40年来,他投身优质谷子栽培推广工作。“种谷子”成为杨彬海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

  粮食增产关键在农业科技

  “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们各奔东西,我回到巨鹿县老家。当时是改革开放之初,很多地方还在解决温饱问题。巨鹿也面临着‘吃饱饭’的难题。”杨彬海回忆说,在县农业局工作一年后,他就调到乡镇主抓农业技术推广。杨彬海先后在巨鹿县的两个乡镇工作了整整9年。

  巨鹿县历史上是谷子作物的主要种植区域,当地百姓有食用谷子的饮食传统。受制于农业科技和市场价值,巨鹿谷子种植面积几十年间数次起落。

  杨彬海说:“谷子比玉米产量低,费人工,但比玉米更值钱,只有在干旱年份,人们才愿意种植谷子。”作为农业科技人,杨彬海所要做的就是通过科技手段培育谷子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此来提高农民收入。

  积极推广夏播区当家谷种

  1998年,杨彬海与张家口农业科学院的赵治海决定在巨鹿县培育夏播杂交谷,振兴巨鹿杂粮产业。自此,杨彬海在巨鹿县推动建立三个张杂谷(张家口杂交谷子)科普示范基地6100亩。作为基地主要负责人,杨彬海是科研示范的主要实施者。他们在张杂谷育种栽培科研基地共培育出张杂谷8号、11号、改良8号、16号、18号、特早1号、20号共7个夏播张杂谷新品种。其中张杂谷16号、18号成为夏播区谷子种植当家品种。

  随着谷子种植面积在巨鹿县逐年增加,杨彬海继续总结研发出精量播种、适时晚播、化学间苗除草、肥水综合运用、综合防治病虫害、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操作6项新技术。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又进一步加快了张杂谷的推广速度,实现了旱地粮食增产。

  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振兴谷子产业,需在育种、栽培、植保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单靠一位专家很难完成。于是,巨鹿县又聘请了17位专家组成专家工作站,由杨彬海担任副站长,负责组织协调各位专家为谷子产业发展创新创业。2020年,这个专家工作站被省老科协认定为模范专家站。

  不仅如此,杨彬海作为张杂谷技术培训主讲人,退休以来,先后在巨鹿、沧州、石家庄、保定以及河南、山东、陕西等地进行技术讲课100多场,培训农民上万人次,让更多人了解张杂谷种植技术。

  为了生动形象地传授科学技术,杨彬海还把谷子种植技术编排到戏曲艺术之中。2021年,他自编自导自演了现代剧《谷子情》。该剧以杂交谷子发明人赵治海在巨鹿培育“张杂谷”的感人事迹为主线,歌颂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技术。现代剧《谷子情》推出当年,在巨鹿县上演105场,观看群众超万人。同年,杨彬海凭借现代剧《谷子情》获巨鹿县民间文艺协会“最佳男主角”奖。

  戏里戏外,桑榆生辉,杨彬海的“谷子情”还在上演。“我希望将来能够实现巨鹿县历史上谷子种植的最高目标15万亩。”杨彬海说。

2022-10-14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102148.html 1 杨彬海 四十年“谷子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