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2日
第07版:忆往昔

我的读书人生

2022年08月22日

  我今年77岁了,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我的老家在天津郊区农村,我的读书人生开始于小学时代。在上世纪50年代,一个农村小学哪有图书馆,还好,老师们的办公室里有两个书架,但上面的书只供老师们借阅。幸运的是,班主任老师特待见我这个学习拔尖儿的学生,特许我借他们的书看。有了这个便利条件,我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铜墙铁壁》《保卫延安》《风云初记》《黎明河边》《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书里有那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活灵活现的人物,有广阔的世界和丰富的知识。我越读越上瘾,从那以后就再也离不开书了。

  上中学时,学校有了图书馆,平时忙于学业,寒暑假是我读书最多的时候。因为我仍是老师偏爱的学生,别的同学一次只能借一两本书,我一次可以借一书包书带回家看。我家离学校3公里,假期中间的返校日,我就换一书包书回来。这期间,我读了大量的红色经典和外国文学名著。

  高一辍学后,为了解决借书难的问题,我先是让一位低年级的学妹帮我借书;后来,在天津市北郊区图书馆的支持下,我办起了农村青年图书室,既满足了自己的读书需求,又方便了别人。

  “文革”期间,我在驻山西某部的电影队当放映员,机关图书室就归我们文化处管,图书员是我的好兄弟,我不仅有书可读,还读了《西行漫记》《金陵春梦》《回忆与思考》《第三帝国的兴亡》等很多内部发行的书。这期间,让我永远难忘、终身受益的是,借着给团以上干部读书班看音响设备的机会,我认真学习了《共产党宣言》等政治理论书籍。

  1976年我转业到地方,当年10月被借调到石家庄市文化局工作。当时,有一项机关干部每周下基层劳动一天的制度,别人都选择去电影院,只有我选择去图书馆。在图书馆的库房里,我看到“文革”中抄家抄来的书堆得像小山一样。每逢机关干部劳动日,我都会去图书馆,在这座“书山”上找自己喜欢的书。

  改革开放后,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由借书看逐步变为买书看。我这辈子烟酒不沾、吃穿不讲究,有点闲钱就买书,日积月累竟攒下了七八千册书。

  从1998年11月开始,我每读一本书都要写一篇读后感,到现在已写了1221篇。读书不仅使我生活充实、精神富有,也提高了我的文化素养。我从一名初中生成长为一名高级政工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还被石家庄市社科联聘为重点课题研究员。我曾经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影评、书评、论文及文学作品100多篇、30多万字,28次在全国、华北区和省、市理论研讨会、优秀社科成果评奖及征文活动中获奖。

  我读书是因为喜欢,从没有功利目的,没想到却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鼓励,先后被评为“首届石家庄读书月十大藏书家”“石家庄市全民阅读活动最佳读书人——最佳图书收藏奖”“河北省书香家庭”“石家庄市阅读达人”“石家庄市阅读推广人”“全国书香之家”。退休后,我在一家书城做阅读推广工作,不仅读书、买书更方便了,还通过搞广播、办专栏、办博客和微信公众号、组织活动等方式,让更多的人和我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现在,我每天上班坐拥书城,下班回家满室书香,我的读书人生快乐而幸福。 李兴发/文

2022-08-22 3 3 燕赵老年报 content_96650.html 1 我的读书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