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我在北京延庆山区工作。前几年,我就看腻了样板戏,总想换换口味。恰逢此时,河北梆子剧团来延庆县城演出《宝莲灯》。该剧讲述的是神话传说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立刻在当地引起轰动,一票难求。
一天,我和同事老杜去县城买东西。晚上6点半,见到日场电影刚散,礼堂的售票窗口前就开始有人排队,听说要卖《宝莲灯》的票,我俩索性哪儿也不去了,按顺序排队。夜里12点多,怕有人加塞儿,排队者自发组织,维持秩序,并点名、发号。在长龙似的队伍中,我俩居然拿到7号、8号,心里略感踏实。后半夜,购票队伍基本稳定,我俩这才想起还没吃晚饭,肚子早饿了,于是商量好,反正号已拿到手了,不如骑车回单位吃点东西再来。等到凌晨4点,我俩返回县城礼堂时,才发现,走时还是门庭若市,熙熙攘攘,此时却是门可罗雀,空无一人。原来,文化馆两个值班的售票员怕排队人多出乱子,临时商定,凌晨3点钟提前把票卖了。他们刚熄灯睡觉,就被我们敲玻璃的声音吵醒了。我们手里拿着号,使出浑身解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述我们如何“起五更赶晚集”的经过,希望能看上这场精彩的演出。文化馆的售票员被我们感动了,卖给我们两张票,我才长出了一口气。
这件事已过去近45年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买票看演出不再是一件难事。现在,我经常坐在家里,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地订上演出票,非常方便。孙家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