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读私塾时,先生在他的《诗经》扉页上写下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几个字,并意味深长地说:“知识浩瀚,学无止境。”从此,父亲就以此勉励自己不断学习,努力进步。
父亲离开私塾后,便在家务农。那时,村里识字的人很少,许多人写信都要找人代笔。爷爷对父亲说:“你去买一套《酬世锦囊》,学学怎样写书信等应酬文章吧。”农闲时,父亲不是照着字帖练书法,就是研读《酬世锦囊》。不久,父亲就学会了写各类应用文,还懂得了婚丧嫁娶等礼仪。后来,不少人家请父亲写家信、写婚书、写礼单、写协议;每逢春节,父亲还给乡亲们写春联。
父亲20岁那年,到河北栾城县城的葆华药铺当了司药员。为了提高业务水平,他用首月的薪水买了《本草纲目》和《增图本草备要》。深夜,他就在灯下捧书苦读,熟悉各种药物的性能。
日寇侵占栾城后,药铺关了门,父亲又回到家里干起了农活儿。一天,老成爷对父亲说:“前街的邢老先生去世了,往后村里不管谁家买卖土地,连个会算土地亩数的人都没有了。你念过私塾,脑子灵活,我介绍你到邻村拜杜先生为师,学学算术吧!”于是,父亲每天到杜先生家学算术。父亲给学费,可杜先生无论如何都不收,父亲只好每月到他家地里干几天农活儿。
抗日战争胜利后,栾城开始搞土改,父亲便帮助工作组丈量土地、计算亩数。农业合作化后,父亲又自学了财会知识,在大队当过保管员,在小队当过会计,一直干到退休。
我刚上小学时,父亲就告诫我:“学习路上不歇脚。”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后来,我成为一名民办教师,很喜欢逛书店,只要见到与教学有关的书,就买下来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恢复高考那年,父亲高兴地对我说:“国家允许已婚青年报考,你要抓住机遇,发奋复习,争取入校深造。”我找来复习资料,利用课余时间潜心学习。终于,我这个已有两个孩子的人考上了无极师范。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栾城农中教书。1985年,为了提升教学技能,我又考入石家庄师专学习中文。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栾城中学任教。
在我的影响下,儿子从小就树立了“学习路上不歇脚”的理念。他在张家口农专学建筑,毕业后应聘到北京一家建筑构件厂工作。不久,他参加了成人高等教育,一边勤奋工作,一边刻苦学习,顺利地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之后,他马不停蹄地努力自学,考取了一级建造师的证书,紧接着又考取了这一证书的三项专业资质。
如今,大孙子上初二,小孙子上小学五年级。儿子经常给他俩讲我拖家带口上大学的事儿,他俩也经常说:“向爷爷学习,学习路上不歇脚,活到老学到老。” 史新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