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6

中医治疗糖尿病注重整体调节

2024年03月13日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人体内环境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尤其与肺、胃、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肺燥、胃热、肾虚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病机。

  肺燥。肺燥导致津液输布不利,津液偏渗于膀胱,形成小便频数、尿量多。

  胃热。胃热炽盛,内火重,使食物消化过快,营养吸收不良,从而出现口渴、多食、多饮等症状。

  肾虚。肾虚导致封藏不固,不能约束小便,出现小便频数、尿量多。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原则是“标本兼治,整体调节”。针对肺燥、胃热、肾虚等病机,采取润肺、清胃、滋肾等方法进行治疗。同时,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调节人体内环境,改善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润肺。采用养阴润肺的药物,如沙参、麦冬等,以恢复肺的润燥功能。

  清胃。采用清热泻火的药物,如黄连、黄芩等,以清除胃火。

  滋肾。采用滋补肾阴的药物,如生地、枸杞等,以固摄肾精。

  此外,中医认为糖尿病多与情志内伤、饮食不节、过劳导致脾胃功能紊乱、气化失司等因素有关。中医在糖尿病防治方面的优势包括:

  整体观念。中医注重整体调节人体内环境,从肺、胃、肾等多个角度综合治疗糖尿病,达到全面调节的作用。

  综合治疗。中医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推拿、饮食调理等多种手段,全面改善糖尿病症状。

  个体化治疗。中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体质和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副作用小。中药治疗副作用相对较小。

  为更好地管理糖尿病,对糖友提以下几点建议:

  合理饮食。糖尿病患者应控制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同时要避免暴饮暴食。

  适量运动。糖尿病患者应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促进气血循环和新陈代谢。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糖尿病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调节情志。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可以采用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廊坊市中医医院 林红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