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23年06月19日
上世纪70年代,当介绍人来我家提亲时,说起男方家的情况,重点称赞男方的父亲心眼儿好。他家虽然是中医世家,家庭经济状况却有些“没落”,因为看病的人大多是贫苦人,常常不收钱,还要搭上草药。“他家是因善致贫,穷在这里是个优点!”介绍人三观很正,我相信她说的话。介绍人又补充说:“男方母亲去世早,父亲既兼父职,又兼母职,虽然家里孩子多,但他很疼爱孩子,特别是对家中的女儿,更是恨不得捧在手心里。”当时的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能把女儿视若珍宝,对儿媳一定也差不了,这也成了我同意这门亲事的加分项。
我嫁到夫家时,公爹在村卫生室上班。那时群众生活条件差,很多人家常年欠着卫生室的药费,到了年底也还不上。公爹为了让大家吃上免费药,便时常自己去采草药。我和丈夫歇班时,他就喊我们跟着他进山采药。
村卫生室医疗条件落后,时常有患者需要转诊到县城医院。遇到家庭困难的患者,公爹还会自掏腰包,借钱给他们看病。几个妹妹对此颇有怨言,因为公爹把她们辛苦赚的工分也借出去了。公爹说:“你们若行医,也会这么做的。”
公爹自掏腰包多了,我忍不住提醒:“爹,几个妹妹都是大姑娘了,到了找对象的年纪,需要穿得好一点儿。她们兜里没钱,还穿补丁衣服,哪个小伙子喜欢呀?”公爹却说:“只图外表、不看心灵美的人家,我还不同意呢。”
有一次,有人给五妹介绍了一个小伙子,见面时是我陪五妹去的。小伙子在国营厂上班,长得精神,梳着分头,穿着喇叭裤和格子衬衣,非常时尚。五妹一眼便看中了,可次日介绍人却回话,说男方没看上五妹,说她穿得不好看,一看便是“山里人”。
五妹高中毕业后在乡农技站当会计,在村里属于文化人,却被说成是“山里人”,她自然无法接受。这门亲事没成,公爹却很开心,他说:“就小伙子这思想,我还不同意呢!现在他自己淘汰了自己,正好。再说,‘山里人’咋了?山里到处都是宝,有很多名贵草药;‘山里人’朴实善良,待人热情……”
听公爹这么一说,五妹的心情好多了。后来,五妹处了一个对象,小伙子是一名教师。听上门提亲的人说,小伙子家看中了公爹的人品。五妹结婚后,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很幸福。
我结婚这么多年,公爹一直把我当亲闺女对待。丈夫对我说话声音高一些,公爹就会责备他。有公爹保护,我在婆家没受过气。
公爹家虽然家贫,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每当我和别人说起我公爹是谁时,他们都说:“他呀,那可是个好人。”好的家风是公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受用一生。 李秀芹/文
编辑提醒:本版长期征集“好家风”稿件,要求通过故事体现好家风在两代甚至几代人之间的传承。